佛陀最後一世:「比丘,你找不到所問的答案,是因為你問錯了」

一時,佛陀住在那爛陀的菴羅園中。

那時,長者之子堅固到佛陀處,敬禮後,坐於一旁,說道:「世尊!那爛陀是個成功繁榮、人群熙攘的地方,整個城對世尊滿懷信心。世尊!若能派一位比丘去顯示超人的神通不失為一件好事,它能更增強那爛陀城民對您的信心。」

佛陀答道:「堅固!我不以此法教導比丘,顯現超人的神通給白衣看。」

但堅固一再提出這樣的請求,於是,佛陀答說根據自己的經驗,神變計有三種。

1.神通神變是基於由一身現為無量身、穿壁而行、騰空而飛與履水而行,乃至上訪梵天界的能力。

2.記心神變是基於能讀解他人之心的能力。

3.教誡神變是基於為他人之利益,而予以簡略或詳盡教導的能力。

前兩種神變若為了炫耀之故當眾顯現,則無異於表演建馱梨咒與摩尼柯咒神咒之術,比丘就會被說成是在修鍊神咒之術,所以如來將之視為羞恥、恥辱、使人反感的根源。

第三種教誡神變是基於他所給予的教導,它雖然也包括上面的神變,但它的目標是諸漏壞滅與苦滅。

為了強調前兩種神變的不究竟,佛陀講了一個故事,敘述一位具有那兩種神變的比丘以及何以神變無濟於他追求離苦。

在眾比丘中有一人,他這樣想:「此四大種,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於何處滅盡?」

然後,他便專註其心。當入定時,通往天界之路顯現出來,他到四天王的眾天處,問道:「朋友!此四大種於何處滅盡呢?」

他們答道:「我等於此一無所知,請直接上問四大天王,他們比我等更偉大、更殊勝理當對此有知。」於是,他到四大天王處。

但四大天王給了他相同的回答,並把他送到忉利天,之後又送到欲界所有的天,最後送到欲界之上、更高的天人所居處的梵天。

他向梵天的天人眾提出同一個問題,他們對他的回答是:「比丘!我等於此一無所知,但有位梵天、現世與來世之主,他比我們更偉大、更殊勝,理當對此有知。」

「這位梵天現在何處?」

「比丘!我等不知大梵天今在何處,或現況如何,或何時出現,只有當他顯出某些瑞相時,譬如出現光明,有明相顯現,那就是大梵天要出現的前兆。」

不久,大梵天現身而出,比丘走上前去,提出他的問題。

梵天答道:「比丘!我是勝無能勝者、一切見者、現世與來世之主。」

比丘再問:「我並未問這些,我所問的是:四大種於何處滅盡呢?」

大梵天卻給了先前相同的回答。當這問題第三次提出時,大梵天抓住比丘的手臂,將他領到一旁,然後說道:

「比丘!此處的天眾一向以為:大梵天無所不見,無所不知,無所不證。這是我不當他們的面回答你的緣故。我不知四大種於何處滅盡?你踰越世奪,而到別處尋找答案,這是你的過失。到世尊處,向他提出你的問題,當他教你時,你應記住它。」

於是,這位比丘從天界消失,來到佛陀的面前,提出相同的問題。

佛陀告訴他:「比丘!從事航運的商人出海時帶一隻尋岸的烏,當船見不到陸地時,便將它釋放。它向東、南、西、北、上、中間的各方向飛去,若看到陸地,它便往那裡飛去,若未看到陸地,便飛回到船上。」

「同樣地,比丘!不論你到何處搜尋,甚至到了梵天,你仍然找不到你所問的答案,因為你提的問題方式有誤。」

比丘問的是:「此四大種,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於何處滅盡?」

佛陀告訴他應該這樣提問:「地、水、火、風於何處不堅住?長、短、小、大、凈、染於何處不堅住?名與色於何處滅盡無餘呢?」

而這一問題的答案是:

意識不示現,並非有限可量,

聲稱一切之外無存在:

則於如是之處所,地、水、火、風不堅住,

長、短、小、大、淨、染亦復如是;

名與色於此處滅盡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