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變遷史01——佛教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近些年來,由於很多寺院從事商業活動,使人們對佛教產生了很多不好的印象。

佛教的存在顯然不是為了賺錢的。佛陀宣教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人類獲得心靈自由(解脫)。這是整個佛教的初心,也是兩千多年來佛教沒有完全衰落的根源。

佛法對人類的意義,除了幫助個體獲得精神自由,克服煩惱,凈化心靈之外,還有助於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佛教強調慈悲喜舍,反對殺盜淫妄,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爭鬥,進而維護社會的安寧。

但是,佛教也會產生一些不好的作用。兩千多年來,佛教常常被剝削集團利用,成為忽悠民眾的工具。三世因果等說教能讓被壓迫者寄希望於來世,打消在當下使用暴力的衝動。此外,佛教還會被一些歪門邪道利用,盅惑無知者,危害個人和社會。

當然,興一利必生一弊。佛教如果沒有助人獲得精神解脫的價值,也就不會成為某些人謀利的工具。所以,認清佛法的本來面目,在藉助佛法求得精神自由的同時,又不被其作用所累,在佛陀涅槃兩千五百年之後的末法時代顯得尤為重要。

本系列文章將用歷史分析的方法,回看佛教兩千多年的變遷史,為還原佛教的真實面目做一次嘗試。

此文是開篇,同時也是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