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文人青睞 名僧輩出的道場~凈居寺

子路當時問要津,滔滔天下丈夫人。

相逢相見若如此,更有春風春又春。

——宋·翠岩可真《子路問律》

【地理位置】凈居寺位於江西省吉安市,始建於唐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初名「安寺」,宋崇寧四年(1105年)改為凈居寺,一直沿用至今。

【寺廟歷史】凈居寺由唐代的「安隱寺」發展而來,它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位。開山祖師、唐代高僧、禪宗青原派系(曹洞、雲門、法眼三宗)的鼻祖一行思禪師(謚號弘濟)系吉安地區安福縣人,自幼足具慧根,8歲出家,敬奉六相載,於唐開元二年(公元714年)41歲時回凈居寺弘揚禪宗頓悟學說。禪宗七祖行思是廬陵(今吉安)人,於韶州(今廣東韶關)曹溪山南華寺得到六祖慧能真傳,在唐神龍元年(公元705年)至青原山創建寺院,廣聚僧徒,弘揚佛法,發展成為禪宗南宗的青原法系,是南宗兩大法系之一;

後來又發展成曹洞、雲門、法眼三家,影響波及朝鮮、日本和東南亞各國。在當時,此寺成了我國南方的一個極其重要的佛教道場。其中造其堂奧,傳其心宗者,有衡山希遷石頭禪師、葯山伊禪師、天台韶國師、清涼秋禪師、永明壽禪師,他們各處發展的結果,終於形成了青原派系——曹洞、雲門、法眼三宗。「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廬陵米貴賤,傳與後人猜」已成千古佳話。到了宋代,凈居寺不如七祖在世時那麼昌盛,但「地以名賢重」,它依然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南宋時期經傳日本,南亞各國到青原禮謁者也紛至沓來。

現日本佛教界80%的佛教弟子都屬於中國曹洞宗,他們皈依的祖師希遷石頭禪師是行思禪師的高僧。眾僧們懷著對七祖的崇奉之心,先後多次來到凈居寺禮拜七祖。其中日本駒澤大學、花園大學、京都大學的佛學家、教授椎名宏雄、柳田聖山、圓通幸溫等都曾率領「日本禪宗史跡百旅」到此尋宗拜祖、頂禮膜拜。日本禪樣龍寺主持營應峰、興國寺主持良辯等曾多次帶領日本僧倡為修復「唐七祖弘濟種師歸真之塔」捐資獻禮。

【建築風格】氣勢恢弘的凈居寺,四周蔭翳蔽日,環境清幽,寺門的「青原山」三字是文天樣親書。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大雄寶殿和毗盧閣。大雄寶殿兩側的牆上嵌的題詩石刻為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作品。殿內四大金剛、十八羅漢、觀音、韋馱等姿態栩栩如生。寶殿四面為池,用拱橋相連;兩邊廂房為念佛座。寺內的木建築物上雕龍畫鳳,飛禽走獸,都惟妙惟肖。

凈居寺後青巒疊翠,古樹參天,行思真身供埋的七祖塔就在凈居寺後附近,唐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敕建,額曰「唐七祖弘濟禪師歸真之塔」。

【歷史價值】據青原山志記載,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名相姜公輔、名臣段成式,宋代黃庭堅、向敏中楊萬里、周必大、李綱文天祥,元代吳澄,明代李東陽、諶若水、王守仁、鄔守益、解縞、方以智,清代施閏章、乾隆帝、翁方綱及民國人物劉峙、上官雲湘、顧祝同等都曾先後遊覽過凈居寺,有的還題詩、留字,以抒發其嚮往之情。唐代的大和尚鑒真、宋代的惟信禪師、明代的笑峰大師也都曾住錫青原。凈居寺以其特殊的地位,在中國佛教史上曾發揮過重要作用。1983年,凈居寺被國務院列為全國142座重點寺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