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什麼束縛住了呢?

擁有的東西多,束縛也越多!



在講「你被什麼所束縛」這個話題之前,許醫師先講個故事。


古時候,有兩個和尚,一個窮一個富,他們都想要去南海禮佛。


兩個和尚說:「那我們一起存錢吧,三年後一起出發。」


三年後,窮和尚去找富和尚,問他存了多少,富和尚說:「我存了不少,但是還不夠,還是多存幾年再出發吧!」


窮和尚就想:「我比你窮多了,存了三年也沒存多少,這樣下去,存一輩子也存不夠,不如乾脆先出發!我就沿路化緣,直接出發!」


結果,五年後,窮和尚已經從南海禮佛完回到寺廟,富和尚還在存錢。



請問是誰先完成夢想?是一無所有的人,而不是擁有很多的人。


我想告訴你們這個世界錯亂在哪裡。你們好像都覺得自己擁有的還不夠,可是有時候你擁有太多。你擁有的太多,變成了你的束縛和阻礙。


以前你一無所有的時候,追求到的是夢想,而且你什麼都敢去沖,現在你不但不敢去創造,你還害怕失去。


你怕失敗又怕失去,那你活著還能幹什麼?


許醫師告訴大家:你早晚什麼都會失去。


假如你今天死掉,就什麼都失去了。你又何曾擁有過任何東西呢?你早晚只會失去,永遠只有使用權沒有擁有權。


夫妻也是一樣,小孩、父母也是一樣,對他們都只有使用權沒有擁有權。你對於你周遭所有的一切包括房子、車子等等,你只有使用權,沒有擁有權。



因為當你「走了」,什麼都不是你的。


等離開這個世界,沒有一樣東西是你的。可是人就是想不開。


回到許醫師剛剛講的,你們可能覺得自己擁有的還不夠多,可是某個角度,我會說:「相反的,因為你們擁有太多了,多到你不敢去超越你的角色和框架!」


在這方面,許醫師覺得自己挺「狡猾」的。我「狡猾」到這麼多年擁有的越來越多,但是我卻也讓自己一無所有,因為通通不在我這邊。


我身上常常沒有半毛錢。有時候許醫師想去咖啡店想買一杯咖啡,一摸身上沒錢。


當然原因有幾個:


第一個是我旁邊常常都有人,不是助理、主任,就是工作人員。我在外面幾乎沒有花錢的機會。


第二個,許醫師也蓄意讓自己這麼多年一無所有,身上沒有半毛錢。我在做一個大家心目中的身心靈導師不會做的事,我在做我自己。



許醫師一輩子都會提醒自己,我要做我自己。我不會迷失在任何的名和利。


即便全世界的人都跪下來叫我師傅,我會說:「關我什麼事?」我會拍拍屁股走人。


我不會迷失在任何的身份、角色。


許醫師再補充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迷失在角色和身份當中!」


有多少人迷失在自己的狀態裡面,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因為你不再是你自己了。


我很喜歡自己不迷失角色身份的這部分。但是做這些事是要有勇氣的,因為人家會用角色身份看你。



說到「自在」,許醫師再跟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以前我在新北市聯合醫院當精神科主任的時候,有個患者帶了一包小點心給我吃,我吃了兩口放在一邊,下一個患者進來的時候,我就招呼他一起吃。


那個患者很感動,因為是第一次在診間有醫生請他吃東西。我說:「我一個人也吃不完,大家一起吃吧。」


後來知道,是許醫師的那份自在讓他感動。許醫師不需要被自己的角色身份框架住。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組織後來變得很沒有人性的地方,因為在組織中的每一個人最後不能做自己。


當然,你不能違背很多該遵守的守則和戒律。


真正的組織不是扼殺了個人性,而是更能讓你發揮你自己。可是現實世界常常不是這樣。


所以,我常常和我的工作人員說:「你不是因為進入這份工作不能做自己,是因為這份工作讓你更勇敢地做自己。這才是對的。」



再回到角色和身份。


我打個比喻:你走在路上,你是誰?當繁華落盡、洗凈鉛華的時候,當你失去你所有的角色和身份的時候,你是誰?


許醫師今天走在路上,我用什麼身份走在路上?我是一個醫生?我是一個院長?我是一個董事長?我是一個世界聞名的身心靈導師?


還是我是一個什麼都可以是、也什麼都不是的nobody?


我常常講,當你什麼都不是的時候,你最自由。


我今天不是一個爸爸,不是一個媽媽,不是一個女兒,不是一個女婿,我不是一個男人,我不是一個女人。


當你什麼都不是的時候,你走出那道門,因為你什麼都不是,你就擁有了全然的創造的自由。


你甚至不是60歲,你也不是70歲,當你連年齡都沒有了,限制都沒有了,你就可以去創造了。


跟隨你的心,跟隨你內我的愛、智慧、慈悲、創造力、喜悅和神通,你開始把框架拿掉,你開始回到賽斯哲學思想傾聽內心的聲音。



全世界唯一限制住你的是你自己。


你常常問一件事:什麼東西限制住你?框架住你?真的是你的學歷不夠嗎?能力不夠嗎?時間不夠?財力不夠嗎?


其實是你沒有超越你的角色和框架。你被你所知道的自己捆綁住了。


如果回到我們年輕時代,常常我們什麼都沒有。剛畢業的時候你什麼都沒有,可是你很快樂,因為你可以創造任何東西。


現在好像有了一些東西了,可能也有車子和房子了,可是你每天並沒有那麼快樂了。


所以說,因為你擁有的太多,變成了你的束縛和阻礙,而你沒有超越你自己的角色身份,被你以為的自己框架和捆綁住了。


✪ 點擊閱讀

作者簡介:許添盛【台灣】,世界知名心理學家暨精神科醫師,許添盛心靈動力學的創始人及全球傳播的使者,著作等身的心理學作家、慈善家、企業家。

「麥田心靈」致力於將賽斯心靈動力學的專業知識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使每個人都有機會得到專業、溫暖而有力的支持,全方位提升每個人的身心整體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