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家為僧,賣房裸捐寺院,幾年後被趕出來,感嘆活得像狗一樣!

雪中步行的僧人


很少有人,會了解到底層僧人們的真實情形。


就像名氣很大的某某凈土宗的大寺院,居士們去這個道場住的時候,都覺得挺好,到這個寺院的信眾很多,一片興旺之相。但很少有人知道,如果一個僧人,在不認識這個凈土宗大寺院其他僧人的情況下,單獨一人去客堂掛單,會出現怎樣的場景。


幾年前,我到這所很人都讚歎的凈土宗大寺院去掛單時。看到寺院給居士們安排的住處有專人打掃,還滿乾淨,但是給普通外來僧人所安排的僧房,卻相差甚大。一進去走廊上,還有房間中,都有一股極大的臭味,床上的被子似乎從來就沒有人幫忙洗換,感覺可能半年到一年,都沒有人洗換過。看了之後,不禁讓人心寒不已。想不到一所標榜修行的名寺院,也是如此這般。至於那些經懺寺院,包括很有名的經懺大寺院,更是大多如此。


前幾年,有一位四十多歲的僧人也和我講到,他在寺院的時候,因為喜歡喝可樂,得了糖尿病。寺院也沒有人願意照顧他,也沒給他支付醫藥費,生病一長,外面居士們漸漸地也不關心他了。沒有辦法,後面他只能回到家裡,由家裡的父母親給予照顧,加上他老家有個親戚在醫院上班,住院治療也方便些。


我幾年前身體很是不好時,實際上在寺院中也是沒有人會照顧,也沒有辦法只能回到家裡,由家裡的父母親給予照顧。並且我生病這麼多年,常住寺院中沒有一個人,向我提及醫藥費的事情。生病之後,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自己想辦法解決。


很多的居士,眼光更多放在寺院的住持當家那裡,很少會去關心那些默默無聞,沒有名氣,處於寺院底層的普通僧人。

流浪乞討的老病僧人

在浙江有一所很有名的大寺院,寺院中也住著一些老的僧人。很少有人會知道,這些僧人們老了,也是很可憐的。大部分僧人老了之後,身邊沒人照料,衣食都是要自己料理。有的老僧人在房間里死了之後,都沒有人知道,過了幾天才能發現。這是住過這所寺院的僧人,親口告訴我的事實。


而現在不少寺院,不再接收外來老的僧人來居住。甚至有一所弘揚戒律的標榜修行的著名寺院,也誇張地宣布,40歲以上的外來僧人,寺院不再接收。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嚴重違背佛教教義,有損寺院安僧的準則!


宋朝的高庵善悟禪師他在住持雲居山時,曾寫了一篇勸說各大寺院要安置贍養老、病僧人的文章。


高庵善悟禪師說到,他曾閱讀大藏經,仔細體察佛的本意,了解到佛原本不允許少壯僧人,安然坐享無功之食,以免生懶惰的心,起人我貢高的想法。因此才規定每天早晨,佛和弟子們都要親自到城市聚落中去托缽乞食,對施主不選擇貴賤,讓自己的心沒有高下之分,這是佛在世時的行為。


生病的僧人躺在路邊

到了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寺院雖然沒有廢除乞食這一制度,但形式上已有所改變了。就是推舉有才能的人當住持,把化緣所得的財物存放在寺院,這樣便中止了僧人每天托缽乞食的規矩。


宋朝高庵善悟禪師在文中還指出,他最近聽說有好幾座寺院的住持,不明因果,居然不肯收留老病僧人,這不但違背了佛祖旨意,而且也削弱了法門。試問,如果不讓老病僧人住在寺院里,那麼他們將來老了,能到什麼地方去安身?更不回過頭來想一想,寺院所聚積的財物,原是為誰收置的?作為住持,理當想想應該有怎麼樣的心念,才能符合佛的悲心?又應當想想該怎樣做事,才能符合佛的行願?


當年佛住世的時候,施主經常請僧受供,佛有時不接受施主的邀請,自己留在精舍中,到各僧房巡視,看望老病的僧人,一一向他們致以親切地慰問。親自幫他們做各種事,並勸勉僧人們,應該互相恭敬,互相關懷,隨時方便照顧老病的僧人,不可以對老病的人,懷有嗔怒嫌棄的心理。這些都是佛為後世留下最好的榜樣!

寺院中的老和尚


宋朝高庵善悟禪師還說到,反觀宋朝現今寺院中的住持,往往恣意濫用寺院常住的財物,供給自己一身的享受。或取常住的財物去結交權貴,乞求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對待老病的僧人,卻要把他們趕出寺院山門,棄之不管。把僧眾共有的財物據為己有,連一絲毫的佛心佛行都沒有了,這種住持真是可悲也真可憐。


高庵善悟禪師文中還指出,古大德曾說過:「老的僧人是佛門中不可缺少的典範榜樣。」而現在寺院住眾中,一百個人中看不見一個老僧。出家人活到老了,寺院中卻不肯收留,想到老無所靠,即使能夠活到高壽又有什麼好處,反不如早一天死了還省心。


高庵善悟禪師在文中特彆強調,但願當今寺院中的住持,能夠遵守佛的教誡,既為紹隆祖教,也為盡自己的本份,理宜要安撫老病的僧人,根據寺院現有的情況,適當提供他們生活上的所需。千萬不可以懷著愚昧心理,專權弄勢而壞亂道法,致使來世招感短命夭壽的果報。這事寺院住持一定要留心省察!


三步一拜的苦行僧

今天寫的這一篇文章,希望能夠喚起一些寺院住持的良知,不要將老的僧人,生病的僧人趕出寺院。不要將寺院淪為商業化的場所,願意收留那些真正修行的僧人,讓他們可以安心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