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就果位而言怎麼等級劃分的?最高的是如來嗎?

佛教有言人人可成佛,這句話並沒有錯,這是說人人都有覺性,有覺性是成佛的首要條件,可是有覺性跟成佛關係到底有多大?

簡單來說,有覺性跟能成佛相差不止十八萬千里。這相當於說人人可成世界首富一般,這句話有錯嗎?理論上來講並沒錯,可是實際做起來那當真是了卻一生也達不到那種高度。


佛教中就修行而言的等級劃分比較嚴格,真正能到達靈山的都是開悟之後的,開悟之前都屬於凡人,頂多算是有修行的凡人而已。

佛教徒開悟之前,分為近事,比丘。近事便是受了戒但是在家自己修行,比丘則是受了戒在寺院中修行,比丘要比近事受的戒多,能力也更強一些。


開悟之後才是真正能到達靈山的,這一群體的等級制度非常嚴格,次第分為羅漢、菩薩、佛。

羅漢,取得羅漢果位的人能長生久視,沒有煩惱,沒有魔障,心中永遠清凈光明。

取得羅漢這一果位便已跳出生死輪迴,這是凡人終其一生也難以達到的高度,不論是寺院修行的比丘、高僧亦或是在家修行的近事、近住,羅漢果位於他們而言可望而不可及。


取得羅漢果位再往上一層便是菩薩,菩薩亦是果位,修行方式則需立誓而誓成,立誓而誓不成則會墮入魔道或者修行成空。

比如最常見的唐僧,唐僧本是靈山上的金蟬子,亦是羅漢。他發誓要去西天求取經書普渡眾生,所以輪轉九世方成,他本人也由此取得菩薩果位。

倘若唐僧立誓求取佛經而不成呢?比如誓言鬆動或者自己違背誓言,那麼他所有修行會在他誓言鬆動或者違背誓言那一刻化為烏有。

倘若唐僧立誓取佛經而不能成行呢?那麼他就要世世輪轉,一直求取直到取經成功方止。


菩薩果位之上便是佛,修行方式是立大宏願而願成,這是最難的,但是如果取得這一果位也相當於達到了巔峰。

比如地藏王菩薩,他發大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就是菩薩俢成佛的方式,其難度也可想而知。

就地藏王菩薩而言,地獄不空的話他沒法成佛,倘若地獄不空時他想成佛便是違背自己大宏願,會瞬間將自己修行化為烏有。可是地獄空容易嗎?成佛之難可見一斑!

佛果位在人間看來已是巔峰,那這一果位之上還有境界嗎?答案是仍舊有!那便是無量光,那是佛也仰望而不可及的果位,世人無法揣度亦不知如何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