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這個地方,在公元7世紀的時候和公元7世紀以前,它分為兩大部族,一個叫象雄、一個叫吐蕃。
吐蕃部族在7世紀出現了一個著名政治人物,是松贊干布。松贊干布作為吐蕃族的首領,使得吐蕃雄強起來。松贊干布最初做吐蕃王的時候,苯教勢力強大,吐蕃王實際上被苯教教團組織架空,因為苯教高級教團組織約束了吐蕃王的實權,也就是王權。任何指令要得以發出都必須經過苯教教團組織的批准,這使得松贊干布受到極大的約束,極為不滿。
於是他通過兩路婚配引入佛教,一路是從中國娶文成公主的政治聯姻,大量的漢傳佛教的佛像、佛經作為陪嫁一併打包跟著公主進了吐蕃,由此帶入了漢傳佛教。一路通過尼泊爾娶另一個公主叫尺尊公主,帶入印度佛教。
松贊干布在拉薩給兩位公主分別修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來供奉帶來的佛像佛經。從此在吐蕃族內推行佛教,最初目的是為了抵制苯教對政權的干擾,後佛教逐步在吐蕃中播散認可,松贊干布也逐步掌握了實權,並統一了西藏。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佛學分類視頻推薦
-
2:25:34
-
25:58
-
17:33
-
36:46
-
5:06:26
-
1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