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陳寶國佛後,帶著十大弟子在舍衛國講經說法,剛好那個時候,舍衛城里聚集了五百個乞丐。見到釋迦牟尼後,所有的乞丐都決心追隨在他身邊,從此雖然還是乞討為生,但過了幾年之後,五百個乞丐竟然都一起決心出家專門學習佛法。
乞丐們做了絕地把那個之後,就來到了釋迦牟尼的居所,了解了他們的想法後,釋迦牟尼便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並多次親自給他們講法。
這五百個乞丐雖然出身卑微,卻非常認真學習,最難得的是能堅持精進修行,很快就徹底去掉了心中的煩惱和痛苦,證得了羅漢果位。
但舍衛國內的那些富有的信徒和長者,根本瞧不起這些乞丐出身的人,也不管他們已經修得了羅漢果位,見到他們還是非常的傲慢。
這一天,舍衛國太子祗陀想供養僧眾,就派了使者到了釋迦牟尼的居所,誠懇地轉告了祗陀太子的請求,希望佛祖能帶領僧眾一起接受自己的供養,但特別說明,那五百個乞丐出身的僧侶不能去。
釋迦牟尼第二天帶著符合條件的僧眾出發,臨行前告訴那些乞丐僧侶,我帶著師兄們去領受太子的供養,但祗陀不願意供養你們,你們可以去郁多羅越哪裡拿最好的糧食,然後再到太子家裡,吃自己帶的糧食就行了。
於是,五百個已經證得羅漢果位的乞丐,用神通飛到了郁多羅越拿到了上等的糧食,又飛到了祗陀的家裡,井然有序地坐在釋迦牟尼的後面,大家都吃自帶的糧食,反而受到旁觀眾人的敬仰。
祗陀太子知道這些自己不願意供養的乞丐竟然已經證得了羅漢果位後,心裡非常慚愧,在佛祖面前懊悔自責,還請佛祖給機子開導一下他們的宿緣。
釋迦牟尼告訴大家,在很久很久的無數世前,波羅奈國的深山老林里住著二千多個修道的人,附近有個叫散檀寧的富人,經常在家裡用齋飯供養需要的修道人。
後來一些年,波羅奈國遭受了連續的旱災,地里的莊稼顆粒無收,甚至還無法下種。在山裡修行的一千個辟支佛又來到了散檀寧的家裡乞食。
散檀寧親問詢了家裡的情況後,很歡喜地答應了他們的供養要求,還派遣五百個侍者去侍奉他們。每當飯菜做好了,侍者就會帶著一條狗去通知大家進食。
就這麼過了幾年時間,散檀寧這個主人沒有什麼怨言,可那五百個侍者卻很不耐煩了,漸漸開始怠慢起那些受供養的修行人。
這一天,飯菜都做好了,可那些侍者似乎忘了要去通知修行的人,幸好那隻狗也通靈,竟然自己單獨去了辟支佛們居住的地方,大聲吠叫起來,辟支佛們這才前來吃飯。
吃完之後,皮支付對散檀寧說他,旱災很快就要結束了,過幾天就會下雨,您可以準備種植莊稼了。
散檀寧雖然心裡奇怪,但還是帶著家裡的奴僕開始收拾田地,幾天後真的開始下雨,散檀寧又安排僕人們開始種植莊稼。
可令人奇怪的是,大家種下去的莊稼,不管是什麼品種,最後都長成了大瓜。等到秋後成熟時,劈開那些大瓜一看,裡面全是顆粒飽滿的稻穀。
散檀寧知道,這都是那些辟支佛的功德,全家都喜出望外,獲得了巨大的豐收,家裡的糧倉全部裝滿後,還有很多無處存放,便送給了別人,讓有需要的人隨意自取。
一時間,整個波羅奈國百姓無不高興,都對散檀寧的慷慨好施感激不盡。
經過這件事之後,曾經服侍辟支佛、後來又怠慢他們的五百個侍者心裡非常愧疚,認為自己有眼不識泰山,對辟支佛大不敬,於是便一起來到他們修行的山裡,請求辟支佛原諒自己。
辟支佛們很輕易就原諒了他們,但侍者們還是為自己的錯誤而悔恨,最後在辟支佛面前發誓,願自己來世遇到聖賢者,以此得到徹底的解脫。
當年的那五百個侍者,就是現在的五百個乞丐,因為這個緣故,五百世來,他們每次轉世都依舊是做乞丐,只是因為後來發誓悔過,所以才修得了正果,證得了羅漢果位。
祗陀太子和大家聽了釋迦牟尼的講述之後,也為自己的不敬行為而羞愧,同時也更加感激佛祖的功德無量,從此之後,祗陀太子搭著大家刻苦精修,最後也修得了羅漢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