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不畏強權,被太守砍了二十多刀,卻命大不死,德行令人欽佩

智賢法師,俗家姓趙,和三國時的趙子龍一樣,是常山人。

她的父親趙珍,曾擔任扶柳縣的一縣之令,算是一方的父母官了。

她幼年時,就以品行端方正直聞名遐邇。

在她出家之後,更是嚴格持戒,於細小的戒行都無絲毫違反。

她平時神情頗為凝重,立志深遠,而且心胸闊達,不染世間塵埃。人們都很很喜歡親近她學法。

當時,她所在的信都郡的太守,叫做杜霸(這名字就很霸氣了)。

他呢,是忠實的黃老之術信徒,所以深深厭惡佛門弟子,有事沒事,都要挑釁一下的那種。

他曾經在信都群內下達了一道非常嚴苛的指令,讓群內各個寺廟,在限定的期限之內裁減人員。

因為他所定下的標準對一般人來說很是嚴格,幾乎很難做到,所以一些年輕的僧眾深感惶恐,於是紛紛逃離信都郡,到其他地方的寺院去了。

只有智賢法師在聽聞這道嚴苛的指令後,沒有絲毫的驚慌,一切如常,非常淡定。

杜霸所設定的考核場所,是在城外練習射箭的射堂,這本來是刀兵之所,不適合出家人出入,但是他就是這麼做了,真是不服不行啊。

而當時作為考官的,都是些年高德劭而且能服眾的長者。

到了考試那天,尼眾之中,氣度最為從容、威儀尤其出眾的,也就只有智賢法師一人而已。

杜霸看到她一臉雲淡風清氣的樣子,覺得自己被挑釁了,於是就開始針對她一人。

他先用最為嚴格的考核標準來考驗法師,法師遊刃有餘,輕而易舉地就做到了,甚至還遠遠超出了審核的標準之外。

在場的圍觀群眾見法師儀錶脫俗,外貌端莊,談吐清雅,辯才無礙,紛紛讚嘆不已。

杜霸見考核難不倒她,心中暗暗憤憤不平,於是不顧尼眾有不得獨行的戒律,硬逼著法師獨自一人留下陪伴自己。

法師自然不肯,當眾發誓道:就算捨棄身命,也絕不毀壞戒法。

法師斷然拒絕了杜霸的無理要求。

杜霸見自己的毒計不能得逞,於是怒火中燒,絲毫不顧自己的身份,直接拔出佩刀砍向法師。

法師當場身中二十多刀,倒在血泊中,昏迷不醒。

在場的人都被這一幕驚呆了,直到杜霸收刀回鞘,憤憤然拂袖而去之後,人們才回過神來,紛紛上前救治法師。

值得慶幸的是,雖然法師流血甚多,但是沒有傷及要害,最後還是救治了回來。

杜霸的惡行,在士林之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於是對杜霸的抨擊也越來越多。

杜霸見民憤紛騰,也不敢再過多對佛門出手,於是裁減人員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法師在經過這件事情之後,更是深悟世間無常的道理,她在道業上努力精進,修行不止。

願意跟隨她修行的弟子也越來越多,甚至增加到百多人。

師徒之間倒也相處融洽,道業互相增長。

到了前秦時期苻堅在位的時候,篤信佛法的苻堅聽聞了法師的大名,深感敬重,曾命人供養於她。

後來法師又來到洛陽的西寺,致力於教化信眾。

到了晉廢帝在位的太和年間,法師已經年過七十,但是她仍然精進不止,日夜誦習《正法華經》一遍。

在她的住處附近,常常會有鳥兒聚集棲息,時時聽聞法師誦經的聲音。

而在法師經行的時候,鳥兒們又紛紛發出悅耳的鳴叫,跟隨著法師一同經行。

這段百鳥相隨的稀奇事兒,在當時被傳為坊間佳話,流傳甚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