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高僧多次破戒,曾2次娶妻納妾,圓寂後被火化,舌根卻燒不爛

第一眼看到「佛」的字眼,不知道諸位內心是何種感受。

嚴格來說,這是一種信仰,不是外界所說的清規戒律等等。它會讓你真正體會到生活中的雜念、矛盾,自己又該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方法去面對或解決

這個過程中,忽略不了一些所謂的德高望重者,比如玄奘

很多人認為玄奘是受到李世民下詔出發的,這是《西遊記》中為了適應題材需要所編著的,事實上是玄奘為了理想主動所為。

貞觀年間並不允許私人出境,即便玄奘主動申請,還是沒能得到李世民的同意。

人永遠都在追求夢想的路上,玄奘最終偷偷從長安出發,開始了自己的西天之行

玄路過了100多個國家,一路上避免不了眾多艱難困苦,終於輾轉到達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將大乘佛法帶回了中原大地。

民間「修行者」眾多,許多人也開始潛心學習,中間自然少不了一些清規戒律的約束,比如戒色、戒葷等等。

有一位高僧多次破戒不說,還曾兩次娶妻納妾,但這樣的「出格之舉」並未影響到他的修行,有傳言稱其圓寂火化時,舌根卻燒不爛,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一代高僧

看到這個名字,諸位可能有些陌生,他叫鳩摩羅什

沒聽說過並不代表他不出名,許多知情者內心依然對這四個字保持著「敬畏」,粗略說說這個人的功績,《金剛經正是他翻譯過來的

作為闡揚佛性密意的經典,此書的地位甚高,直到現在都還在被很多人「悟讀」。

鳩摩羅什出生時和常人一樣,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自己的母親後來受到了佛法感召,決定潛心修行。

此時的鳩摩羅什才7歲,為了生活他時時刻刻都在母親身邊,即便自己對佛法並不感興趣,但還是會潛移默化地受到一些影響。

得益於年輕的優勢,鳩摩羅什在修行時顯得那樣順利,12歲時便有了屬於自己的名聲

隨著年齡的增長,鳩摩羅什在成年之際做出了偉大的決定——出家為僧,他徹底地告別了世俗,全身心地投入到佛法學習和個人修行中。

鳩摩羅什的境界在不斷提升,達到一定程度後,他開始調整個人的目標,即宣揚佛法。

當時的絲綢之路已經開通,鳩摩羅什沿著這條大道不斷向前,表面上是在進行所謂的物質交換,實則是雙方精神世界的碰撞。

一路上必然少不了一些「有心人」的陷害,但鳩摩羅什從未想過退縮,以實際行動保持著對佛法的敬畏。

此時中原大地正是亂世年代,許多百姓流離失所,成為最大的「無辜受害者」。

現實雖然如此,但心中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依然保留,他們開始將這份情感寄託於鳩摩羅什宣講的佛法,信徒也從此開始大規模地擴散。

換個角度而言,佛教在中原大地能有今天這般高度,必然少不了鳩摩羅什的貢獻,所以這個名字在很多人心目中也顯得那樣崇高。

圓寂火化

深究鳩摩羅什的一生,人們發現他並非外界所言的那樣完美,甚至還曾有過「破戒」之行,不過一些並非他的初衷。

鳩摩羅什的國家在當時被他國所滅,自己也順勢成為了俘虜。

對於勝利者而言,要了你的性命絕對不是目的,而是從精神上進行摧毀,比如做一些羞辱之事,最為典型的便是金國的「牽羊禮」。

得知鳩摩羅什的身份後,敵軍決定讓他破佛門的約束,成為「踐踏者」。

後來敵軍特意選定了一個目標,即鳩摩羅什所在國家國王的女兒,兩個人不都是信仰的傳播人嗎?那就成全二位。

兩個人的水中均被下了葯,並將其關在了一起,最終被迫成為夫妻。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敵軍後來的當權者得知其名聲後心生嫉妒,暗中下了一盤大棋,表面上展現出對佛法極強的學習慾望,內心實則是想對他進行陷害

鳩摩羅什被這位「有心人」的誠意所打動,他認為佛法修行不應該分人,只要你有一顆誠心,就可以修行,隨後開始了宣講。

修行中這位當權者時常以「嘉獎」的名義對其進行封賞,這看起來並無任何不妥,但全部都是美人,只為敗壞他的名聲。

鳩摩羅什接納不是,不接納還不是,最終被迫選擇了前者

不過這並不影響他的修行,畢竟這樣的情況無法避免。失去自由的他開始對經書進行翻譯,只為更好地將其傳播,從未停止過佛法的宣講。

圓寂之前,鳩摩羅什立下了「舌根燒不爛」的誓言,沒想到在火化時,鳩摩羅什真的出現了舌根燒不爛的神跡,這也是對他一生修行的肯定。

笑侃人世間

說到底,鳩摩羅什從未愧對於自己。

雖然「犯了錯」,可他的信念從未動搖,個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天知地知,最終會是什麼樣的高度和結果,其實都顯得不是那麼重要。因為你只要無愧於自己,就不怕被命運褻瀆。

文章結尾之時,送給諸位一句話:心安理得,海闊天空

人類的最終困擾不是神秘可怕的自然,而是內心的那份貪婪,如何克制如何抑制才是修行的初衷。不管時代怎麼發展,尋找心靈之光碟機走心中的惡魔,是人類跨越時空的永恆追求。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別忘了留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