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一高僧,清凈持戒,不以佛法神通自炫,留下八個字給世人

法安禪師,是北宋年間的一位高僧,他是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人士,俗家姓許。

禪師自幼出家,拜承天寺慕閑和尚為師,得賜法號「法安」。法安二十歲那年,因為通曉經學,受具足戒,成為大僧,得以遊學四方。

他先是去拜訪高僧雪竇禪師,獲益良多。雪竇禪師圓寂之後,他又跟隨高僧天衣禪師修行。法安和尚天資過人,修為極高,眾弟子都認為他是天衣禪師最得意的弟子。

他並不滿足止步於此,此後又離開天衣禪師,遍訪各地高僧大德,彼此印證佛法,交流心得。多年的精進苦修,使得法安和尚佛法大成,成了舉世公認的一代高僧,被譽為法安禪師。

學有所成的法安禪師,返回了故鄉臨川,打算在家鄉弘揚佛法,招收弟子。他先後在南昌上藍寺,和武寧延恩寺居住。

延恩寺當時已經破敗不堪,只有幾間屋子還可以住人,裡面幾張舊床,除了過路僧人,很少有人進入落腳。

法安禪師想要重修寺廟,於是帶著行囊進入延恩寺,在裡面定居下來,每日自己做飯煮菜,參禪打坐,絲毫不以為苦。

縣令得知此事,就打算強行命令縣內富人捐錢,重修延恩寺,讓法安禪師住得舒服一點。

法安禪師得知後,步行來到縣衙,笑著對縣令:「感謝大人您的好意。不過我們出家人之所以出家,是為了濟世度人,與眾生結善緣。如果違背人們的意願,強迫他們捐錢修築寺廟,那麼這種行為就不是結善緣,而是在造惡業!」縣令急忙停止了這種行為。

法安禪師拒絕了縣令後,在延恩寺一直居住了十年之久,期間他誦經禮佛,化緣募捐,用募集的錢財重修寺廟,將原本破敗的寺廟修葺一新,而且招收了幾十名弟子,延恩寺得以重現往日崢嶸氣象。因為重修延恩寺這件事,法安禪師也被稱為「延恩大師」。

法安禪師與法雲秀大師是師兄弟,兩人交情深厚,法雲秀大師所居住的佛寺,富麗堂皇,冠絕天下;法雲秀大師為人十分高調,他喜歡講究排場,招收了幾百名弟子,經常和達官貴人來往,並以此為榮。

有一次,法雲秀大師為了顯擺自己的地位,給法安禪師寫了一封信,在信里他打算讓法安禪師到他的手下做首座,這樣就可以和他一起認識達官顯貴,安享尊榮。

法安禪師讀了信,笑著對弟子說:「法雲秀和尚真是個痴人!」弟子們聽了很驚訝,問道:「師父,師叔是和您一樣名揚天下的高僧,您怎麼說他是個痴人呢?」

法安禪師解釋說:「我們出家人應當清凈持戒,餓了就手持一個缽盂,行走四方化緣。你師叔當年也是一心向佛,如今忘卻本心,帶領幾百個徒弟,淪為了權貴之家的幫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不是痴人是什麼?」

法安禪師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一生安貧樂道,不慕榮華,也從不以佛法神通自炫,有很多人問他如何才能擺脫苦惱,尋得安穩快樂。他總是回答這八個字:「萬事隨緣,是安樂法。」

宋神宗元豐甲子年(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八月辛未日,法安禪師安坐圓寂,春秋六十一歲,僧臘四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