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問弟子:沒有出生時,你是誰?弟子從東走到西說:兩眼對兩眼

明朝年間,四川成都有一位高僧,人稱永慈禪師,他俗家姓余,名叫余海舟,出生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

余海舟自幼父母雙亡,由親戚撫養,他打小就與三寶有緣,見到路過的僧人就會喜悅,心裡覺得與他們親近。

有一次,他聽到一個僧人說:「生死事大」,頓時有感於心,發願出家為僧,以求了脫生死。

他出家之後,法號「永慈」,修行勤苦,頗有慧根,只是苦於沒有名師指點,無法開悟。

後來他四處求學,遍訪名師,遇到的第一位名師是高僧太初大師。

太初大師想試驗一下永慈和尚的根性鈍利,於是問他:「你的父母未生你之前,你是誰呢?」

永慈和尚聽了,並未回答,只是默默地從禪房東邊走到西邊,然後叉手而立。

太初大師對永慈和尚說:「不是不是,再道。」永慈和尚此時回答了一句:「兩眼對兩眼。」太初大師這才點頭表示印可。

明宣宗宣德二年,永慈和尚離開四川來到京城遊學,在京城他受了具足戒,正式成為一位和尚。

接著,他南下金陵,之後受雪峰和尚的邀請,在杭州住了一段時間。不久之後,永慈和尚慕名前往東山,拜謁高僧東明大師。

兩人見面之後,永慈和尚主動以禪宗機鋒問道:「無相福田衣,何人合得披?」東明大師沒有回答,而是伸手打了永慈和尚一個耳光。

永慈和尚問:「四大皆空,你打我做什麼?」東明大師不回話,又打了永慈和尚一巴掌。永慈和尚說:「一掌不作一掌用,打了又如何?」

東明大師依然不說話,抬手又打了永慈和尚一巴掌。 永慈和尚連挨三巴掌,不但沒有生氣,還恭敬地說:「老和尚果然名不虛傳。」然後對著東明大師拜了三拜。

東明大師這時候終於開口了,他當著眾弟子的面,指著永慈和尚,用讚賞的口吻說:「老僧居此山三十餘年,今天才見到這個和尚!」

東明大師熱情地留永慈和尚在寺中居住,後來更是表示希望讓永慈和尚繼承自己的衣缽。

永慈和尚婉拒說:「承蒙大師賞識,不過小僧不是為了衣缽而來。」說完,告辭下山而去。 東明大師看著永慈和尚的背影,笑著說道:「我的衣缽,十年之後還是要傳給你。」

離開杭州,永慈和尚再次回到了金陵駐錫。明英宗正統二年,一個名叫袁誠的太監,號召善男信女集資重修了翼善寺,該寺規模宏大,是一處大叢林。

袁誠十分欽佩海舟和尚的修為,特意請旨,讓永慈和尚做了翼善寺的主持方丈。

明英宗正統五年農曆五月二十九日,東明大師派人,將自己的袈裟和拂塵,專程送給了永慈和尚,隨同袈裟和拂塵一起送到的,還有東明大師的一首偈子,偈子內容如下:

字付慈海舟,訪我我無酬。

明年之明日,西風笑點頭。

這一年,距離永慈和尚(海舟)與東明大師分別,已經過去九年的時光。第二年(正統六年)的農曆五月三十,東明大師如期圓寂,和偈子所說日期一日不差。

永慈和尚得知東明大師圓寂的消息之後,感激東明大師對自己的賞識,不忍心違背東明大師的遺願,於是焚香沐浴,繼承了東明大師的衣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