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桂堂為何不以「寺」或「廟」為名,而叫「堂」?




雙桂堂位於梁平縣城西南13公里處的萬竹山,佔地面積約7萬多平方米。寺院坐東朝西,殿堂為木石結構,有大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戒堂、破山塔大悲殿、藏經樓等七重建築。雙桂堂的名氣可謂極大,是中國著名佛教禪院,被尊為「西南佛教禪宗祖庭」。歷經350多年,氣象恢宏,香火鼎盛,世謂之「西南叢林之首」「第一禪林」「宗門巨擘」。





最令雙桂堂震驚世界的是,這裡藏有十一、十二世紀印度梵文貝葉經》,是為鎮堂之寶。堂前有金桂樹和銀桂樹,傳說是嫦娥親手培養、用觀音菩薩的凈瓶之水澆灌長成並送來人間的。在抗戰時期,西南各地的寺廟損毀慘重,歷經亂世的雙桂堂,仍然保留著釋迦牟尼的舍利、貝葉經、玉佛,以及大量的佛學典藏。雙桂堂不以「寺」或「廟」為名,而叫「堂」,是因為這裡是佛學講堂,相當於釋迦牟尼在西南地區開辦的高等院校。





雙桂堂的香火,終年不斷,梵音四起,玻璃琉瓦下,每天都是香煙繚繞、木魚敲擊。那鳳眉屋頂、屋檐、飛脊,相得益彰。青山作屏,竹林作帳,數百尊銅鑄佛像、泥塑、石刻字畫,讓雙桂堂厚重古拙。


這一座仿古城樓,展翼飛檐,翩躚欲飛。悠揚的佛門音樂,從廟宇里傳至耳畔,讓人升華凈化,物我兩忘。在大雄寶殿里,有一座巨大的如來佛,左手持楊柳凈瓶,右手持無畏金剛手印,胸飾瓔珞,肩披天衣,神態逼真。





雙桂堂的創始人是破山和尚,博學多才,收留了110個弟子。這些弟子分赴四川、雲南、貴州,到許多毀於戰亂的寺院里擔任主持。所以,雙桂堂有「雲貴川業林祖庭」之尊,破山和尚因此功彪佛史,在東南亞至今保存著紀念他的「破山廟」。 每年臘月三十晚上子時,雙桂堂都要舉辦法會,想要參與的香客需要提前約定。





除夕子時,新年祈福法會開始。香煙繚繞的大雄寶殿上燈燭輝煌,僧人和居士肅然站立,由犍椎、引磬、魚槌、鉸子法器組成梵樂隊。在大磬的引導下,僧眾誦唱經文、禮佛。燒香的香客,按佛教儀規,參與祈福法會。雙桂堂附近是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的「觀音竹海」,集竹林、山水、人文於一體,融「雄、奇、險、秀、幽、絕」於一身的大竹海,有「竹類博物館」之稱,值得一游。


文: 陳與 攝影:劉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