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國史上最堅信佛教的皇帝,以佛教經典理念治國,創一朝奇蹟

說到堅信佛教或信仰佛教的皇帝,

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順治帝



但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洪流里,

他卻算不上是最堅信佛教的皇帝。



這位堅信佛教的皇帝,

不僅愛佛崇佛,

更是將佛法融入到自己的治國理念當中。

他是誰呢?



他就是南北朝梁朝的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了。

我們都知道,

南北朝年代戰事頻起,紛爭動蕩。

但梁武帝蕭衍卻能夠在亂世之中,

將國家治理得妥妥貼貼。

他自己本人更是南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



很多歷史學家都認為,

梁武帝蕭衍之所以能夠在亂世之中開創如此成就,

與他推崇佛法離不開關係。



順治皇帝相似的是,

梁武帝蕭衍也有出家的想法,

但由於大臣勸阻、國家未興等各種世俗緣故,

他只得放下這個念頭。



不能出家為僧,那就弘揚佛法。

有了這個念頭,

梁武帝蕭衍便開始把佛教立為國教,

並在全國範圍內興建新寺廟,

修葺殘破寺廟。



有了寺廟,還要有僧人。

為此,梁武帝蕭衍親下同泰寺禮佛誦經,

身體力行號召全國人民加入他的崇佛大隊。



有如此崇佛的帝王,

人民自然也不會落後。

在梁武帝的帶領下,

佛教文化在南朝得到了快速發展。



而在《梁書·武帝紀下》中,

也記載了梁武帝親臨同泰寺舉辦無遮大會一事。



值得一提的是,

這不僅是我國歷史上的皇帝第一次親臨寺廟參加無遮大會,

更是我國佛寺第一次舉辦無遮大會。



由此可見,

梁武帝對於佛教文化的傳播

以及佛教事業的推動起了多麼大的作用。



在無遮大會上,

梁武帝放下的帝王的架子,

遵守無遮大會的規定,

和所有的平民百姓一般,

遵守佛門凈地的清規戒律。

這也讓很多在場的民眾,

對這位皇帝刮目相看。



遵守清規戒律可不是只在無遮大會上做做而已,

梁武帝還把佛門的清規戒律帶到了宮裡,

帶到了國家。



他自覺過起了清苦的生活。

作為開國皇帝,

他不效仿前朝的奢靡之風,

而是完完全全按照佛教的戒律,

長期吃齋食素。

即使是大型的宴會,

他也只吃蔬菜,

絕不碰肉葷酒。

其自律程度,

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除了吃素,

他還把佛教中推崇簡樸的理念帶給了整個國家。



作為帝王,

他自己便堅持身著布衣,日戴布帽。

金銀珠寶,華冠貴服

皆與他的生活無關。



得知國家的帝王如此虔誠,

如此有決心,

很多民眾也對自己的國家更加充滿自信。



崇尚簡樸這一招

已經幫助他很好地籠絡民心,貼近人民了。

但梁武帝還有絕招。

他將佛教中的慈悲為懷帶到了國家當中。



在執政期間,

他便常常分享自己所讀的佛教經典,

號召大臣重視人權。

佛教提倡「眾生平等」,

他也將眾生平等融入到治國之中。



在梁武帝執政期間,

被判死刑的囚犯可以為自己上訴。

這一舉措,

也減少了很多冤假錯案,

六月飛雪的千古奇冤也從未在他執政的時期發生過。



梁武帝崇尚佛教,

以佛教理念治國。

這也使得簡樸的生活習性遍布整個國家。

虔誠風、簡樸風、慈悲風三風齊下,

百姓們自然也就過起了安貧樂道的日子。


順治帝得知南北朝有梁武帝如此人物,

也試圖效仿。

但苦於政局不適,

順治帝並不能達到像梁武帝那般的成就。


為表崇敬,

順治帝更是命人畫出梁武帝的畫像,

以表達自己對於南朝梁武帝的尊重與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