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2023年10月22日08:03:02 佛學 1858

圖文|御史古今

編輯|御史古今

八年零三個月的路,八年的時間,足夠讓人熟練一門手藝,足夠讓人掌握一門技能。但對於山西一位男大學生來說,八年卻是一段跨越3700公里,走進信仰的艱辛旅程。

這位名叫弘毅的男大學生來自山西農村,父母是一對辛勤耕耘的農民。面對生活的壓力,他們一直期望弘毅能通過學業獲得更好的前途,為家人爭光。於是,弘毅的童年沒有過多的快樂時光,只有嚴格的學習和辛勤的勞作。

然而,當弘毅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大學時,他的人生彷彿迎來了轉機。他開始體驗自由的大學生活,沒有了父母的監督,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然而,弘毅並沒有按照父母的期望發展自己的人生,他迷失在自由之中,陷入了頹廢的狀態。在與女友的分手後,他變得更加消沉,整日遊盪於遊戲的世界,逃避現實的苦痛。

他的父母看著他這樣一蹶不振,感到心痛和無助。他們希望能夠幫助兒子重新振作起來,於是決定帶他去五台山散心。

弘毅心懷堅定的信仰,不願放棄對佛教的追求,他認為修行是一種尋找內心安寧的方式。父母在勸說無果後,終於同意了他的選擇。

在五台山的普化寺,弘毅開始了他的修行之旅。每日誦經念佛,堅守苦行,他努力追求心靈的升華和境界的提升。

經過幾年的修行,大師傅認為弘毅已經超越了普通的僧人,他建議他去西藏的大昭寺進一步追尋自己的信仰。弘毅毅然接受了這個建議,準備開始新的旅程。

於是,他再次背起行囊,踏上了一段新的朝聖之路。八年的時光,3700公里的路程,這一切的一切,對於他來說只是信仰的一小步。

在八年零三個月的路途中,弘毅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他樂於助人,不求回報地幫助別人。他腳底磨破了一次又一次,雙手上的繭子也被磨損又重新長出。

這段時間裡,他目睹了世間百態,感受到了生活的艱辛。但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仰,追尋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終於,在八年之後,弘毅踏進了他夢中的佛教聖地——大昭寺。雖然他已經疲憊不堪,但眼中閃耀的堅毅卻絲毫不減。

在大昭寺,弘毅繼續投入修行。他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訴說著自己對信仰的追求。聽到他的故事,許多人對他的毅力和堅持表示敬佩。

對於弘毅來說,這八年不僅是一段修行的旅程,更是一段心路歷程。他找到了自己追求的目標,也為自己的信仰付出了一切。

弘毅的故事告訴我們,信仰是一種力量,它可以支撐人們走過任何困難和挑戰。在八年的時光中,弘毅體驗了信仰給他帶來的力量和勇氣。

每個人的人生都需要信仰,它是我們追求幸福和寧靜的指引。正如弘毅所說:「我不是想不開才出家,我是想開了才會出家。」信仰讓我們看到人生的真諦,讓我們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滿足。

無論我們選擇信仰什麼,無論我們面臨怎樣的困境,都應該像弘毅一樣堅守自己的信仰,努力追尋心靈的自由和內心的寧靜。

(完)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8年走3700公里去大昭寺,山西大學生出家,七步一拜磕出天眼 - 天天要聞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