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名山之雞足山,迦葉尊者道場

2022年12月22日01:26:03 佛學 1420

雞足山位於雲南大理,又名九曲山、青巔山,為迦葉尊者的道場,佛教三大部派的彙集點,在南傳佛教、藏傳佛教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宋僧慈濟在此出家修行,佛教開始在雞足山興起。雞足山共有「大寺八、小寺三十四、庵院六十五、靜室一百七十餘所」,著名的有金頂寺傳燈寺、太子閣、九蓮寺迦葉殿石鍾寺、寂光寺等。

中國佛教名山之雞足山,迦葉尊者道場 - 天天要聞

雲南大理雞足山,迦葉尊者道場,迦葉尊佛旨守衣入定

中國佛教名山之雞足山,迦葉尊者道場 - 天天要聞

雞足山金頂寺美景


中國佛教名山之雞足山,迦葉尊者道場 - 天天要聞

大迦葉尊者,佛陀弟子,組織第一次結集

迦葉尊者即摩訶迦葉,梵文音譯,意為飲光,也稱大迦葉,佛陀十弟子之一。大迦葉生於中印度摩羯陀國首都王舍城近郊婆羅門家,家庭擁有比時國王還要多的財富,降生時其母正坐在庭院大畢缽羅樹下休息,恰天降天衣,父母為其取名畢缽羅耶那,即樹下出生的意思。迦葉聰明善學,喜離群獨居,鄙視情慾,後與妙賢結為夫妻,但不同床而眠,相守十二年。後迦葉出家追隨佛陀,成為佛最受信的弟子,在建團中,年長的大迦葉尊者和年輕的阿難佗尊者被公認為繼承佛陀最適當的人選,尤其是大迦葉尊者,所謂靈山會上正法眼藏付囑的拈花微笑,就是禪宗最初的典故。

佛陀滅度後的九十日,大迦葉尊者組織僧眾結集佛陀住世時所說的經律,其中阿難佗尊者誦經,優波離尊者誦律,再由諸長老將所誦之經律檢討修訂成為佛經。事後,大迦葉尊者攜帶佛陀住世時所穿的袈裟,來到雞足山,山峰頓時裂開,在山峰的中心呈現出大迦葉尊者的禪座,大迦葉尊者席地而坐,並說道「我會用神通力保護佛陀之袈裟和我之肉體,待五十七億年的彌勒菩薩降生成佛之時,我再住世,協助彌勒繼續救度教化眾生」。因故雞足山被尊為迦葉道場,成為雲南佛教中心。

中國佛教名山之雞足山,迦葉尊者道場 - 天天要聞

大迦葉尊者像

中國佛教名山之雞足山,迦葉尊者道場 - 天天要聞

靈山一會牌坊,正法眼藏付囑迦葉,拈花微笑禪宗典故

雲南大理在漢代始納入中國版圖,時為益州郡地,唐代中葉南詔蒙氏自立為南詔國五代後晉時,段氏繼蒙氏之後建立大理國,都皆大理,元時建雲南省置大理府。三國時,雞足山始建小庵,唐時擴建,明清時佛教最為鼎盛。

據文獻記載,佛教於唐初即傳入大理,其時寺院林立,有妙香佛國之稱。開元年間(713~741年)使臣張建成將漢傳佛教帶入雲南,大理佛教形成南傳、漢傳、藏傳佛教皆傳的局面。南詔王室敬信佛教,避位為僧的帝王就有七位。咸通年間(859~874年)曾建大寺八百小寺三千,所誦經律一如中國。宋朝僧人慈濟在青巔山峻石山出家修行,崇奉佛教,佛教在雞足山開始興起。元代相繼有僧人源空、普通、本源等先後結茅修行。

明朝佛教在雞足山大盛,先後有圓慶、凈目、周理、無住、洪如、大錯、擔當等高僧在雞足山出家修行,明嘉靖至萬曆年間,雞足山建有大小寺院數百座,住山僧上千人。清代以後佛教在雞足山繼續發展,先後增修了祝聖寺楞嚴塔等寺塔,這時期高僧大德有虛雲、自性、洪舒、普行等。

中國佛教名山之雞足山,迦葉尊者道場 - 天天要聞

佛陀拈花,迦葉微笑


中國佛教名山之雞足山,迦葉尊者道場 - 天天要聞

迦葉尊者

雞足山共有大寺八、小寺三十有四,著名的有金頂寺、傳燈寺、迦葉殿等。

金頂寺創建於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0年),李元陽建普光殿。明萬曆後建光明寶塔、觀風閣、天長閣。崇禎十年(1637年)建善雨亭,並在四周築羅城,四方設門樓以供眺望,四觀之名由此而來。後黔國公沐天波將昆明東郊鸚鵡山太和宮銅鑄金殿遷來天柱峰頂,金頂寺由此而得名。

迦葉殿初名袈裟殿,古碣載,周靈王七年(前565年),牟尼佛出世,其傳衣在此,故名袈裟殿。唐天寶年間(742~756年),迎供阿難佗親雕刻的檀香木迦葉像,遂更名迦葉殿。迦葉殿為三重大殿,一重為彌勒殿,供彌勒佛和四大天王,二重為觀音殿,供千手千眼觀音,殿內畫有靈山會場景壁畫,緊靠迦葉殿南側為祖師殿,內塑釋伽牟尼佛塑像,殿壁畫釋迦及隨身弟子十八羅漢畫像。

中國佛教名山之雞足山,迦葉尊者道場 - 天天要聞

迦葉殿,三重大殿,供奉檀香木迦葉像而改名


中國佛教名山之雞足山,迦葉尊者道場 - 天天要聞

迦葉殿內迦葉尊者像

中國佛教名山之雞足山,迦葉尊者道場 - 天天要聞

金頂寺


中國佛教名山之雞足山,迦葉尊者道場 - 天天要聞

金頂寺

雞足山在南亞東南亞各國享有盛譽,自古以來是中外佛教心儀的聖地,每年佛誕日、佛成道日等都會舉行盛大的佛事活動。

朝山節是在每年春節前後一個月,信眾都要來雞足山朝拜,是雞足山最熱鬧的時節,朝山之夜,人海鼎沸,徹夜不絕。

2003年,雞足山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


中國佛教名山之雞足山,迦葉尊者道場 - 天天要聞

雞足山朝山會


中國佛教名山之雞足山,迦葉尊者道場 - 天天要聞

雞足山朝山會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聯刪)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