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聞不如一見,塔爾寺的菩提樹開花了

2022年12月03日22:54:08 佛學 1145

百聞不如一見,塔爾寺的菩提樹開花了 - 天天要聞

高原的冬天乾燥寒冷,今年立冬前後天氣比較暖和,風和日麗的感覺像春天。

那天午後,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我到公園散步,此時到處都是光禿禿的,樹葉早已落光了,只有樹榦和枝丫孤零零的挺立在路邊、公園。走著走著突然發現一株樹上有一朵一朵的東西,像花兒?我很是驚奇,這季節怎麼會有花開呢?帶著疑問和好奇,我急步走近那株樹,仔細一看,果真是花兒。粉白粉白的小花煞是可愛。這季節的花兒不像春天的那樣嬌艷,也不是那種花團錦簇,繁花似錦的盛況,而是那種稀稀疏疏,點綴在乾枯的樹枝上,有點疏影橫斜,暗香浮動之態。

百聞不如一見,塔爾寺的菩提樹開花了 - 天天要聞

去年立冬前後我在西安郊區騎行,也看到類似的情景。那棵樹很高,樹枝上頂著幾朵似白似粉的小花,引得路人都紛紛駐足觀看,眾說紛紜,有人說是杏花、也有人說是桃花,還有人說是梅花。最終是杏是桃還是梅,我也沒弄清楚,帶著驚喜而又迷惑的心情繼續騎行。

百聞不如一見,塔爾寺的菩提樹開花了 - 天天要聞

印象最深的應該屬2019年11月下旬,那時高原已是隆冬時節了,當地氣溫基本都在零下10℃左右了。有一天,我看見一輛又一輛開往塔爾寺的專線車都是滿載。甚是好奇,往常這條線路車少,車上人更少。除非遇到塔爾寺有大的活動。

百聞不如一見,塔爾寺的菩提樹開花了 - 天天要聞

於是我在公交車站,向一位從塔爾寺回來的大姐詢問了一下,她告訴我說:「塔爾寺的菩提樹開花了。」還給我興奮地講了好多她的所見所聞和感慨。

百聞不如一見,塔爾寺的菩提樹開花了 - 天天要聞

百聞不如一見,並且聽聞見此花開有福。我也決定去親眼目睹一下這神奇而又神秘冬日綻放在高原的菩提花芳容。第二天,11月22日,我們驅車來到了塔爾寺。那盛況就跟每年正月十五,塔爾寺的酥油花節一樣熱鬧。車水馬龍,人流如織。真有點當年劉禹錫筆下寫的長安城人們看桃花的盛況,「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人們津津樂道,面帶喜色。

百聞不如一見,塔爾寺的菩提樹開花了 - 天天要聞

隨著人流來到了傳說中的菩提樹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樹上掛著許多金黃的哈達,在金黃色錦緞的映襯下,嬌小的菩提花更顯得嬌貴,同時又增加了幾分神秘感。讓人頓生敬畏之感,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呀。遊人都想記錄下這珍貴又稀奇的一幕,紛紛拍照留影。

百聞不如一見,塔爾寺的菩提樹開花了 - 天天要聞

相傳,宗喀巴大師出生後臍帶血滴到了土裡,也有說是衣包埋在了土裡,然後那個地方長出了一棵樹,這棵樹就被尊稱為菩提樹。從植物學上來說,這個樹被稱為暴馬丁香。

百聞不如一見,塔爾寺的菩提樹開花了 - 天天要聞

此時恰逢宗喀巴大師誕辰600周年,塔爾寺的菩提樹居然開花了,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有什麼特別的緣起。同時寺院也舉行了盛大的法事——曬佛和酥油花展。我有幸目睹了一年一度的酥油花展,花開見佛,那真是盛況空前。

百聞不如一見,塔爾寺的菩提樹開花了 - 天天要聞

酥油花溫潤細膩如玉,色彩純正艷麗,人物形象刻畫逼真,栩栩如生,宛如鮮活的人物一樣。花草樹木,亭台樓閣,各個細節部位雕刻的那麼細緻入微,各種顏色相互映襯,和諧而又美麗,呈現給人們一幅宏大又細微的畫卷,真是一場震撼視覺和心靈的盛宴!最重要的是酥油花是開在冰點的奇異之花,有曇花一現的神奇,酥油花必須低溫下製作保存,才能呈現短暫驚艷的美麗。

百聞不如一見,塔爾寺的菩提樹開花了 - 天天要聞

虔誠的人們點燃酥油燈,在祈福。願:山河無恙,河清人壽。

百聞不如一見,塔爾寺的菩提樹開花了 - 天天要聞

世界真是奇妙無比,有些不可思議的偶然和巧合,真的讓人詫異。但就是因為這樣的偶然和巧合成就了許多美談佳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快樂和喜悅。

百聞不如一見,塔爾寺的菩提樹開花了 - 天天要聞

百聞不如一見,塔爾寺的菩提樹開花了 - 天天要聞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在此感謝作者!

作者:姚姚 編輯:海貝兒

#暖冬生活記# #頭條創作挑戰賽# #冬日生活打卡季# #我要上微頭條# #西寧頭條# @微頭條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