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玄奘法師的高徒三車和尚窺基大師傳記 之二

2022年11月03日19:24:07 佛學 1979


大慈恩寺玄奘法師的高徒三車和尚窺基大師傳記 之二 - 天天要聞

太行,過五台,窺基一日來到西河,在一座古廟裡投宿。夜裡夢見自己恍惚在半山裡,四處昏暗,隱隱約約聽見山崖下有無數人痛苦地呼喊,凄楚摧心。窺基不忍心聽見這種悲慘的聲音,就急著往上攀登。來到山頂,發現山峰竟然象琉璃一般晶瑩光潔,放眼遠望,眾多國度猶似微塵歷歷可見。突然有一個聲音從頭頂上飄下來:「停步,窺基不該到這裡。」窺基一抬頭,望見一座光華眩目的城市。過了一會兒,兩位仙童走出城來問:「你看見山下那些備受世俗之苦煎熬的生靈了嗎?」窺基照實回答:「雖聽到喊聲凄厲,卻看不見確切的形狀。」仙童便擲下一柄劍,說:「剖開你的肚子就可以看見了。」「剖開肚子,性命焉存?玄奘師傅的衣缽還賴我以傳呢。」「執著幻相,居然還要傳法,三車和尚的說法倒有些道理呢。」窺基又惱又驚,一下子把劍插入腹部。這時只見兩道白光如長虹一般從腹中躍出,照映山下,窺基於是看見了無數人沉淪在深淵裡,飽受酷刑,在絕望地掙扎著。這時,仙童又扔下兩軸紙和一管筆,轉身進城。窺基接住,仰頭一看,城市也無影無蹤了。天亮醒來,窺基驚魂未定。

大慈恩寺玄奘法師的高徒三車和尚窺基大師傳記 之二 - 天天要聞

到了夜裡,寺里發出萬丈光芒,經久不散,窺基循光而去,發現是兩軸書在發光,展開一看,竟然是《彌勒上生經》,聯想昨晚所夢,料是彌勒菩薩令我造疏弘通,遂提起筆,卻見筆端掉下了幾粒舍利,有含桃那麼大,呈紅色,隨後又掉下幾粒舍利,狀如黃粱粟粒。窺基恍然徹悟:原來是佛祖感化我,讓我疏通佛理,以大慈悲之心去救濟苦難眾生啊。想當初發願把佛理融匯一貫,擔心參雜譯經會失去佛法的精華,只得到佛法的皮相,正好比夜裡夢見莊嚴法相,早晨起來卻去尋找自馬。我何等糊塗,注經是為濟世,不為逞才!而我卻是去找白馬啊。

窺基這麼一悟,從此在佛法上勇猛精進。回到慈恩寺後,更加勤奮著述,疏通大小乘教典籍上百種,人稱「百本疏主。」

大慈恩寺玄奘法師的高徒三車和尚窺基大師傳記 之二 - 天天要聞

玄奘所譯之《唯識論》,起初與神昉、嘉尚、普光四人同受,或潤色,或執筆,或檢文,或纂義等,幾年後,窺基提出要退出此譯事,玄奘問其故,他說:「大家一起從事翻譯,雖能得法門之糟粕,但失卻玄源之純粹,我不喜歡做這種雜糅性的工作,若獨立完成,一者自己想法能夠得到表達,再者有責任則自己承擔。」玄奘遂同意他之要求,請另外三個人退出此譯事,交窺基獨立完成。這乃是量材授任也。那一段時間,窺基隨侍玄奘左右,隨受隨錄,撰寫所聞,玄奘常給他獨自講解唯識之學。

其時,西明寺有一圓測法師,亦是聰穎異常之輩,曾派人暗中偷聽玄奘給窺基獨自講授的唯識之學,之後自己加以串通詮釋。玄奘為窺基剛講解完畢,圓測也在西明寺鳴鐘集眾,講解起《唯識論》來了。窺基知道此事後,很慚愧自己竟居其後,甚是惆悵。玄奘就勉勵他說:「圓測雖造疏,通唯識之學,但不懂得因明理論。」於是就為窺基講解陳那因明理論。窺基精通了陳那的「三支作法」等新因明學說,縱橫立破,述義命章,一時沒有人能與他相抗衡。

大慈恩寺玄奘法師的高徒三車和尚窺基大師傳記 之二 - 天天要聞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曰:玄奘為窺基獨自講解《瑜伽師地論》,又被圓測派人偷聽先講,玄奘就對窺基說:「他雖會《瑜伽論》,但「五種種性說』我只傳授給你,只有你能弘通,別的人則不行。」

還有一種說法,曰:窺基到太原傳法時,有三車相隨,前乘經論,中車自乘,後車載家妓、女僕、食饌等。在路上碰到一位老父,問他車中所乘何人。窺基答道:「是家眷。」老父曰:「你對佛法很精通,但卻攜帶家眷,恐與佛法不相稱!」窺基聽後,頓悔前非,爽然獨往。有說此老父乃文殊菩薩之化身。這些都是外界的傳說。窺基跟隨玄奘在玉華宮翻譯經典時,若有三車,又安放於何處呢?

窺基隨處弘法,利益羣生。東行至博陵,有人請他講解《法華經》,遂造《法華經疏》,等他回到本寺後,常與以前一起從事翻譯的道友交遊,多次會見道宣律師。於永淳元年(公元六八二年)患疾,至十一月十三日入寂於長安慈恩寺翻經院,世壽五十一,法臘未詳。葬於樊村北渠,靠近玄奘塋隴。弟子哀悼,葬禮隆重,僧俗二界送葬者滿山遍野。

大慈恩寺玄奘法師的高徒三車和尚窺基大師傳記 之二 - 天天要聞

窺基生前精進不懈,曾造彌勒像,對著像每日誦一遍《菩薩戒》,表示願生兜率內院。又於五台山造玉石文殊菩薩像。寫金字《般若經》。其弟子對他很崇敬,視之如玄奘法師。大和四年(公元八三○年)七月,遷塔至平原。大安國寺沙門令儉檢校塔亭,移棺時見基齒四十餘顆不斷如玉,有說此乃是佛三十二相中之一相也。後來,中國

佛教界多稱窺基為「百部疏主」。但窺基其人,相貌魁梧,有桓赳之氣,而心地慈善,誨人不倦。至於窺基之名諱,各書記載不盡相同,《慈恩傳》中稱:「玄奘法師於龍朔三年(公元六六三年)在玉華宮譯《大般若經》終筆,其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令大乘基奉表奏聞,請皇上制序。」此處稱之為「靈基」;而《開元釋教錄》又稱之為「窺基」,或稱之為「大乘基」……,今海內僧俗二界多稱之為「慈恩法師」。

永淳元年(公元682每)的一天,窺基象往常一樣趺跏入定,他的朋友宣律師知道他在神遇佛教天王的使者,但這次時間很長,宣律師感到奇怪,窺基說:「剛才大乘菩薩來了,侍從極多,我的神通被壓制了。」過了不久,窺基就逝世了。他的墳塋緊靠著玄奘的骨塔。弟子們悲痛不已,都懷念這位心地仁慈,誨人不倦的大師。

大慈恩寺玄奘法師的高徒三車和尚窺基大師傳記 之二 - 天天要聞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