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也是佛教中國化的定型時期,除了 天台宗創立於隋代之外,其他如唯識宗、三論宗、華嚴宗、禪宗、律宗、凈士宗、密宗等中國化的佛教宗派均在唐朝形成。佛教宗派林立,高僧眾多,上自皇帝、貴族、士人,下至庶民,禮佛供養逐漸成風。
法門寺地宮是模擬唐朝帝王陵寢的建築造型而建造的,為盝頂窯洞式的石質建築。經幾代唐皇室的修葺,至懿宗時又進行了擴建。地宮內設四道石門,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後室及秘龕七部分組成,總面積31.48平方米。前、中、後室及秘龕各安奉佛指舍利一枚,由數千件大唐王室供養的佛家珍寶環繞,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時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
中國古代舍利瘞埋制度
中國古代舍利瘞埋制度
長安佛教六大祖庭
長安佛教六大祖庭
唐人禮佛
唐人禮佛
法門寺唐代皇室禮佛時間簡表
法門寺唐代皇室禮佛時間簡表
咸通啟送岐陽真身志文碑(拓片)
咸通啟送岐陽真身志文碑
碑文的內容記述了法門寺的由來和唐代法門寺迎奉佛骨舍利的歷史,以及「會昌法難」禍及法門寺的情況,並詳細記載了佛骨舍利的形狀和咸通年間迎奉舍利的盛況。
寶珠頂單檐四門純金塔
寶珠頂單檐四門純金塔
寶珠頂單檐四門純金塔
寶珠頂單檐四門純金塔
此件純金塔是盛放第一枚佛骨舍利——玉質影骨的八重寶函的最里一重。由塔身、塔座和墊片三部分組成。塔有四門,門下部有象徵性踏步。塔座中間焊接一銀柱,第一枚佛指舍利即套置其上。
鎏金迦陵頻伽紋壼門座銀棺
瑬金迦陵頻伽紋壺門座銀棺
出土時此銀棺內放置有法門寺地宮第4枚佛骨舍利骨質影骨。棺底鏨刻有:「願生生值佛,世世聞經,合家大小,同生佛會,法界眾生同此福」。棺體兩邊各鏨刻鎏金迦陵頻伽鳥兩隻,前檔鏨刻有一佛二弟子
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此件寶函是盛放第一枚佛指舍利——玉質影骨的八重寶函的第二重。通體鎏金,函體頂部鏨刻雙龍捧如意寶珠,四側鏨佛教四天王像,四天王均有手持不同兵器的眷屬眾部圍繞,極其威嚴。四天王在此不僅寓意護持佛法,更有保護佛指舍利之意。
鎏金如來說法銀寶函
鎏金如來說法銀寶函
鎏金如來說法銀寶函
鎏金如來說法銀寶函
此件寶函是盛放第一枚佛骨舍利——玉質影骨的八重寶函的第五重。函體正面為釋迦如來說法圖,左側為文殊菩薩說法圖,右側為普賢菩薩說法圖,後側為大日如來說法圖,蓋頂為4隻迦陵頻伽繞法輪圖。迦陵頻伽是佛教中一種人首鳥身的形象。
智慧輪造盝頂純金寶函
智慧輪造盝頂純金寶函
智慧輪造盝頂純金寶函
智慧輪是唐晚期著名高僧,密宗第7代法嗣,親自參與主持了咸通十四年至十五年法門寺最後一次迎佛骨活動,打造金、銀寶函以盛佛指舍利,是除唐懿宗 唐僖宗外供奉器物最多的人。
水晶球
水晶球
此件水晶球出於靈塔地宮的金棺銀槨中,與真身佛骨舍利合伴一起涵養。球體以水晶磨製而成,色微黃。水晶球與真身舍利同置一函,頗不尋常。佛家稱這種球為影骨舍利或感應舍利。影骨舍利一股均與靈骨相伴相生,同聚一處。
法門寺的世界之最
法門寺的世界之最
法門寺的世界之最
法門寺的世界之最
法門寺的世界之最
法門寺的世界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