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有個「婆子燒庵」的故事,它有很多版本,今天我把我聽到的一個版本講給大家聽一聽。
唐末宋初時,佛教在中原一帶十分盛行。有一家三口,母親、兒子和兒媳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兒子和媳婦剛結婚不到一百天,兒子就被抓去從軍了,家裡只剩下婆媳二人。
一天村裡來了一個四十多歲的禪和子,婆媳兩人就發心供養他。信佛的人都知道,供養僧寶勝過恭敬十方三世一切佛。
沒有僧人就沒有佛,沒有法,所以供僧就是供佛,供法。於是這個和尚就在離婆媳家不遠處結了個茅棚住了下來,婆婆讓媳婦每天給他送飯。
婆媳二人風雨無阻地為這個和尚送了三年飯,一天婆婆說:「媳婦啊,你去看看那個禪和子三年功夫做得如何了。」
媳婦便去給和尚送飯。飯送到時,和尚正閉著眼睛打坐呢。媳婦上去一把就把和尚抱在懷裡說:「我要我要!」和尚洋洋得意地說:「啊,枯木依寒岩,三冬無暖氣。」你們看他的禪定功夫厲不厲害?你是一棵枯木,我是一塊冰冷的岩石,兩個人抱在一起我都不起邪念,連感覺都沒有。
這功夫可了得!這個媳婦回去把和尚說的兩句話告訴了婆婆。婆婆說:「白養了一個痴漢!把他轟走,叫他出去參學!」
到哪裡去參學呢?到江湖去——江西和湖南湖北。當時江西和湖南湖北有很多祖師大德,修行人都到那一帶去參學,「走江湖」一詞由此而來,併流傳至今。但是今天,它的意思已經完全改變了。
這個和尚不服氣,心想:我這麼有道行,把二八佳人抱在懷裡,都感覺她是一棵枯木,我的心就像冰冷的岩石,三個冬天都不會起一點邪念,不會有感覺,你怎麼還趕我走呢?但是,過去的正人君子遇到問題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會在他人身上找——這就是古人和現代人最大的區別,所以他便離開婆媳二人,到江湖參學去了。
半年後他回到老婆婆家,對老婆婆說:「你再供養我三年。」老婆婆答應了,於是這個媳婦又給他送了三年飯。 一天婆婆又對媳婦說:「三年已到,你再去考考那個禪和子的功夫吧。」這個媳婦到了茅棚,把飯籃子一放,又一把抱住和尚說:「我要我要!」這次這個和尚睜開眼睛,反抱住這個媳婦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切莫讓你婆婆知啊。」
媳婦回去後把和尚的這番話告訴了婆婆,婆婆高興地說:「走,閨女,接他出關去,總算你沒白養一個痴漢!」婆婆召集了村裡好幾百人,像迎接活佛出關一樣把和尚迎請了出來,讓他在村子裡接受眾人的禮拜和供養。
什麼是禪?這就是禪。禪是不否認當下的一切,承認當下的一切,但又不被當下一切所轉,超越自心,轉變心態,超越並凌駕於外緣之上。明明一個二八佳人抱著你,你怎麼會覺得她是枯木,你是石頭呢?你怎麼能否認眼前一個活生生的二八佳人呢?這隻能說明你極度虛偽,心理變態,否認當下,還以為自己有功夫!什麼是禪?「美女啊美女,雖然你很美,但我心不動。」——這才是禪。
可是現在的禪是什麼呀?「醜八怪啊醜八怪,我的心不動。」原來是因為她丑,你的心才不動!有本事你是:「美女啊美女,我心不動。」但是,最上等的禪是什麼呢?就是古人說的「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酒色財氣不礙菩提路」「過而無痕」,這才是大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