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靈感事迹一千例

2022年09月14日21:11:09 佛學 1336

觀世音菩薩靈感事迹1000例

印光大師 鑒定

一、示現

普陀現相

觀世音菩薩靈感事迹一千例 - 天天要聞


●宋神宗元豐三年,王舜封,奉命出使三韓(今朝鮮、韓國一帶)。途中遇風濤,有一隻巨大海龜,背負著舟船行駛,非常危急。舜封很惶恐,朝普陀山潮音洞方向祈禱,忽然看見金色晃耀,出現觀音菩薩滿月相,珠瓔(音英)燦然,出自岩洞,大龜消失,船才能夠得以繼續航行。歸國後,舜封把此事奏告皇帝,皇帝賜名「寶陀觀音寺」。《普陀志》

●宋高宗紹興戊辰年,史浩、程休甫,到訪潮音洞,無所見。一位僧人指點他們說:「岩頂有寶物可看。」他們於是照辦。忽現觀音菩薩瑞相,金色照耀,眉目瞭然,清晰可見。

●宋度宗咸淳丙寅年,范太尉因患眼病,派兒子到潮音洞祈禱觀音菩薩,並汲泉水回家,用於洗眼。太尉眼病痊癒後,又讓兒子來答謝菩薩。洞左側忽然現大士身,淡煙披拂,如隔碧紗。兒子又到善財洞,看見大士、童子一併顯現。大士白衣縹帶,珠瓔交錯,精神顧盼,像要說話一般。

●元泰定帝至和元年,御史中丞曹立,奉命到潮音洞上香,看見菩薩現白衣相,瓔珞(音英洛)披體。因等候潮水,便再次叩首禮拜,菩薩再次顯現。而此時,善財洞大士也同時顯現,童子鞠躬,眉目秀髮,七寶瓔珞,明潔可數。跟從的人都看見了。

●明神宗萬曆二年,僧人別傳,渡海去禮拜觀音菩薩。雲中湧出金色蓮花,菩薩著白衣,冉冉示現。別傳、成都僧翠微,都看見了。

●元成宗大德五年,集賢學士張蓬山,奉皇帝旨意,到普陀求福。他到潮音洞時,見菩薩寶冠瓔珞,手執楊枝,碧玻璃寶瓶,護法大神拱衛在前,祥光滿洞。

●宋朝「給事中」(官名)黃龜年,禮拜潮音洞,親眼看見菩薩紫金自在相,坐在石上。同來的老人小孩,都看見了。

●清康熙三年,大年初一,普陀山眾僧看見白光如虹,從佛殿頂上,直到小洛迦山。菩薩著白衣,乘光而渡過。

●清康熙二十九年,定海總兵藍理,拜謁梵音洞,見菩薩現身,大眉赤面,濃黑須髯(音然),眼露青白光,鼻準微有白點,頭上空有金圈大火焰,衣黃黑色,闊領方袍,一小佛立在頂上。

●明時,黃端伯,禮拜菩薩,見菩薩現形天邊,霓裳霞葆,猶如海市蜃樓。 以上均據《普陀志》

●河北滄洲張漢儒,拜謁潮音洞,開始無所見。一位老人說,如果想見菩薩,應當虔誠祈禱。張於是跪下祈請。久之,看見金光,大士從石壁顯現,側立。張又祈願,想看到菩薩正面,以便回去後摹像頂禮。大士即背洞面海,離人僅咫尺之遙。菩薩紺(音贛)髮捲鬢,高顴隆準,衣綠色。在場大眾,都歡喜禮拜。老人說:「我曾感得菩薩示現,所以捨身在這裡幫助洒掃,已經多次看到菩薩了。」《居易錄》

●清時,臨江(今四川忠縣)丁兆禧,在四川經商。因求母病痊癒,到梵音洞進香,看見菩薩顯現,但不很清晰。他心裡默念,我遠涉風濤,齋戒而來,難道我心裡還不夠虔誠嗎?他心裡剛動念頭,忽然看到菩薩身出洞口,衣白色,前面站立著紅衣童子,跟世上所繪塑的不相類似。《勉戒切要錄》

●唐宣宗大中元年,有一位梵(音范)僧,來到潮音洞前,燃十指供養菩薩。手指燃盡,梵僧親見菩薩為他說法,並授給他七寶石。《普陀志》

●僧人道宜,名悟堅,曾燃三指供佛。他到普陀專誠拜謁菩薩,得見大士。《普陀志》

●王璪(音早),字粹昭,奉郡令到普陀山求雨。他心中暗禱,願有所見。忽看見欄楯(音吮),都是碧玉所作,上有刻鏤文。然後又現紋理,像珊瑚一般,長達數尺,相對很長時間。深遠處,有菩薩像,下明上暗,白衣瓔珞,了了可數。《圖書集成》

●元朝紹定庚寅年,國監胡煒,禮拜潮音洞。突然間,他眼前大亮,看見一位僧人在右邊,月蓋長者、善財站在左邊。他又到善財洞,童子又現。寶蓋珠鬘,林列在眼前。旁邊有一座寶塔,晶彩煥發。《圖書集成》

●清時,僧人釋無隱,參究開悟,說:「名山大川,莫不是菩薩影現道場。腳頭腳尾,處處逢見菩薩。」他去朝禮普陀山,感得菩薩現妙莊嚴身。

●明時,秣(音末)陵(今南京)的劉某,生來就素食。二十九歲時,去朝拜南海普陀山,在船上發願要見到菩薩。忽然,水面出現兩朵蓮花,一站童男,一站童女。隨後,他又看到菩薩坐在大蓮花上。他連忙禮拜,很快都不見了。《己求書》

●清時,盛叔型,跟隨母親朝拜普陀山。起初,他聽人說菩薩現身,笑而不信。後來,在梵音洞看到,忽然間石壁現白色,像抹了粉一般。繼而,儼然呈人形,五官清晰,頭上無發,衣白腰細,像比丘尼。起初在洞內,然後,出到洞口,更加清晰。他於是感嘆菩薩不可思議,長跪叩頭不已。他母親所見,跟他一樣。但同時叩拜的其他人,所見卻各不相同。《普陀指南》

●清時,僧人釋行義,與前來遊覽的僧人七人,雨中到潮音洞進香,虔誠祈請。忽然看到洞內顯現五色光芒,有菩薩立像,莊嚴妙好,是女人身。其他僧人所見,則各不相同。《居易錄》

●元順帝乙未年,劉仁本,督管漕運。他回到普陀,在潮音洞見到菩薩,與世上所看見的畫幀一樣。

●元時,曹立,到善財洞,看見童子,梳著螺髻,合掌作禮,栩栩如生。

●明朝永樂年間,潮音洞顯現白衣大士像,龍王、龍女等跟從著菩薩。韋馱天尊在太陽光下站立,羅漢從海上踏雲而來。

●明朝永樂二十一年十月十九、二十日,觀音菩薩在潮音洞五次現相。

●山陰(今浙江紹興)滋德堂的戴王瀛(音迎),家中收藏有普陀梵音洞大士示相,共五十三現,繪圖流通於世。

●元時,哈喇歹(軍官人名)因鐵蓮花阻船,懺悔謝罪。回潮音洞祈請,看見白衣大士現身。於是莊嚴修飾菩薩像,並在洞上方建設殿堂。

●清時,台灣太守沈眉峰,到訪梵音洞,看見菩薩現身。求籤,簽上說其妻所孕是男孩,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編修官沈鎔彪。

●民國十一年(1922年),江西彭澤縣的劉契凈,禮拜梵音洞,看見菩薩疊現四像,便寫下《大士現身記》記述此事。

以上見《普陀志》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