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2022年11月13日23:18:40 美女 1162

1870年,英國漢學家愛德華·鮑拉,曾任職於清朝一部門。他第一次看到了寧波獨特的城市和人文風貌。他走遍了寧波的每個角落,拍攝了大量珍貴的照片。下面這組照片,讓你感受150多年前的寧波。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日湖

這是寧波日湖的北邊,湖水清澈,兩岸是具有寧波特色的民居,高低錯落一座挨著一座。還要通向湖邊的台階。兩條小船靠在岸邊,別有一番意境。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白水巷

這是150年前的白水巷,遠處是天峰塔。《鄞縣通志》中記載:「白水巷,舊名白水青松,蔣家塘。」1981年稱解放南路81弄,2001年因冷靜街地塊拆遷而廢止,2010年建月湖盛園,重建白水巷,恢復白水巷名稱。兩側為月湖盛園商鋪。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北門

這還是1870年的寧波北城門,城牆高大雄偉,一眼望不到邊。城牆外是護城河,河水清澈。城門外的河面上,搭有一座簡易石橋,石橋的名字叫「梆子橋」。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和義門

這座高大的城門,就是寧波的和義門。和義門始建於元代至正二十年(1360),又稱鹽倉門,為古寧波六城門之一。民國十八年,和義門與其它五門一起被拆除。2003年,考古發掘得以重現。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莫枝堰碼頭

這是1870年的莫枝堰碼頭,莫枝堰,即東錢湖和鄞東中塘河之間的一道堰壩。岸邊有一排建築,幾艘小船停在碼頭邊上。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德國駐寧波總領事館

這座掩映在密林深處的建築,就是當時的德國駐寧波總領事館。這裡環境十分幽靜,門口設有崗哨,一名衛兵正站在路邊。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水月橋

照片中這座石拱橋,叫水月橋,半圓形的橋孔倒映在水中,美輪美奐。水月橋的後面,是一座寺廟,臨水而建,院內有多座建築。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採石場的搬運工

畫面中,一群搬運工正從山下進入採石場,他們肩上扛著搬石頭的工具。進入採石場的路口,還有一名穿著制服的看守。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大涵山橋

1870年的寧波大涵山橋,位於東吳鎮生薑村與西村史家灣自然村之間,橫跨在東吳河、小白河、大涵山港與後塘河交匯點上,始建於唐代,是寧波有歷史記載的最早古橋之一。橋的一頭,還建有一座寺廟。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招寶山山腳下的寺廟

這是招寶山下的一座寺廟,寺廟建在一塊凸出的大石頭上,整個寺廟規模不大。在寺廟的山門前,還建有一座八角涼亭。走下涼亭,近處還有一個小石板橋。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威遠城內的寶陀寺

寶陀寺位於威遠城內,該寺修建於唐大中年間(847年--859年)1841年,英軍進犯鎮海時,寶陀寺曾道嚴重破壞。1845年進行了大修。抗戰時期,由於日軍轟炸,寶陀寺損毀嚴重。1965年寶陀寺進行了重修。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典當行

這是位於寧宮橋附近的影像,在河對岸是一個村落,寧波民居臨水而建。在這次建築中,有一座典當行,白牆上寫著「典當」兩個大字。近處,幾艘木船停靠在岸邊,幾名村民正在忙碌著。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孔廟

這是1870年的鎮海孔廟,整個建築群規模宏大,廟前有一座泮池。如今,這個泮池是鎮海孔廟唯一的遺存,根據這個池子的大小,可以想像鎮海孔廟舊時的規模。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文神廟

這是寧波附近的一座寺廟,整座建築明顯的江南風格,雕樑畫棟。寺廟前有一條河,河水清澈。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河上的寺廟

這是位於河邊矮山的一座寺廟,寺廟依山勢而建,高低錯落。河水清澈,寺廟建築倒映在水中,很有意境。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閩商會館正殿

這是1870年的寧波閩商會館正殿,雕樑畫棟,飛檐高挑。尤其幾根柱子上,雕刻有盤龍,栩栩如生。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擇陽橋

這座石拱橋位於橫溪之上,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擇陽橋」。遠處青山如黛,近處河水清澈,橋頭有寧波民居,一隻小船停靠在岸邊。1960年,橫溪發大水,擇陽橋兩頭被挖開泄洪。後來,這座石拱橋消失了。如今看到的,是後來修建的水泥橋。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軍隊在訓練中

這是當時的清兵,正在校場上進行日常訓練。明顯看得出,士兵們已經列裝了西式武器裝備,還有一門大炮,從外觀看好像是克虜伯M1904式山炮。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海防

這是當時的一座炮台,幾門生鏽的老舊大炮,散落在炮台上,已經失去了作戰能力。這樣的防禦工事,面對西方的堅船利炮,根本不堪一擊。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慈城風光

這是位於慈城的一座石拱橋,橋下河水清澈,停著幾艘小船。岸邊是一座碼頭,有一些碼放整齊的木頭,還有一些等待裝上船的鐵鍋。

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寧波,如今很多古建築消失了 - 天天要聞

寧波南城門附近

這張照片拍攝於寧波南城門附近,畫面右邊是城牆。城牆下面有一條運河。一條曲折的小路盡頭,是一座寺廟。

看到上面這一組照片,我們眼前一亮,真讓人想不到,150年前的寧波,原來這麼美,景美人淳樸。如今的寧波,變得更美了。

美女分類資訊推薦

攝影記憶真的是一回事嗎? - 天天要聞

攝影記憶真的是一回事嗎?

1929年4月的一天,莫斯科一家報紙的編輯在分發作業時,注意到他的一名記者沒有做任何筆記。然後,在編輯爭辯之前,謝列舍夫斯基開始背誦整個會議,直到最後一個細節。
新刊速覽 |《中國攝影家》2023年第1期 - 天天要聞

新刊速覽 |《中國攝影家》2023年第1期

讀者朋友們,手捧這本2023年的第一本雜誌,看著高原雪峰托起一輪明月升起,或許感慨萬千。當我們翻看一張張攝影師們拍攝的照片時,才恍然,影像所記錄的過去的這一年,承載著太多的真實與荒謬,歡欣與悲戚。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 - 天天要聞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

怎麼拍好古建築?旅遊攝影必備!現在是疫情期間,不建議大家走動,那現在可以為以後出去旅遊,提前做好攝影準備。在遇到古建築的時候,怎麼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呢?攝影自學班這篇教程,幫你準備了6個攝影技巧。一、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