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是百色人的「母親河」。近幾年,百色市完善對右江流域的保護和治理,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河水變清,風景更美。如今的右江,不僅是廣西西江黃金水道的主力軍,更成為展現百色文明和諧自然之美的名片,增強著百色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保護水質: 水清岸綠,風景靚麗
與右江打了30餘年交道,百色市攝影家協會主席李乃松對右江水質的變化頗有感觸。上世紀90年代起,李乃松便開始在右江源頭進行拍攝創作。
「前幾年,由於上游洪水、網箱養殖和岸邊船隻及排檔污水直排的影響,右江河水發黃變渾,每逢下大雨時就有成片的水葫蘆飄下來,釣上來的魚吃起來都有異味,後來經過治理,右江河水更清了,拍出的圖片非常清新亮麗。」他自豪地說。

春到右江。李乃松攝
初秋的右江,波光粼粼、魚翔淺底。「現在的右江水質越來越好了,風景越來越美,我們下水游泳都很放心。」在百色右江區東坪冬泳園,多名泳友水中暢遊,紛紛對右江水質保護成效點贊。
近年來,百色市不斷加大「三江」(鵝江、澄碧河、右江)沿岸景觀的美化亮化,成效顯現。如今,一處處江濱風情景觀,已成為紅城百色獨特的風景。靚麗的風景,不僅提升了百色的城市品位,也豐富了市民的休閑娛樂生活。

一名女孩在右江遊船上拍照。 李乃松攝
為做好右江水資源利用和保護,2017年,百色市出台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2020年,百色市制定出台《百色市右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以嚴密法律為右江水質保駕護航。
「我們集中力量整治涉河涉水各類問題,加大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營造水清岸綠景美的良好生態環境。」百色市河長制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2021年,百色市的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綜合評分在全國337個地級市中位列第6名,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
綜合利用: 防洪發電,造福人民
地處百色市上游的百色水利樞紐工程,是西部大開發標誌性工程、治理和開發鬱江的關鍵項目和珠江流域防洪骨幹工程。工程於2001年10月開工建設,2006年4月20日由廣西右江水利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接管並投入運行。2022年9月23日,百色水利樞紐工程實現連續安全運行6000天,在防洪、發電、灌溉、供水、旅遊等方面發揮巨大的綜合效益。

右江繞百色城過。 覃蔚峰攝
「歷史上,右江下游市縣長期遭受洪澇災害之苦。」9月27日,廣西右江水利公司相關人員向南國早報記者介紹,百色水利樞紐工程的建成,改善了右江沿岸防洪安全狀況。工程通過攔洪、削峰、錯峰,基本免除百色、田陽、田東、隆安等右江中下游沿岸市(縣)50年一遇以下洪水災害;與老口水庫聯合調度,結合堤防工程可將南寧市防洪能力由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

澄碧河水庫。周福寧攝
今年5月,珠江流域遭遇近15年來最強「龍舟水」,暴雨過程密集、編號洪水多、洪水量級大,百色水利樞紐庫區共遭遇6次強降雨過程。右江水利公司開啟4個表孔閘門泄洪,運行16年以來首次開啟中孔閘門增加泄洪量。在配合珠江流域成功應對西江4次編號洪水期間,百色水利樞紐共攔蓄洪水3.45億立方米,削峰率達34%,極大減輕了西江下游防洪壓力。
發展航運: 黃金水道,直通江海
綿延700多公里的右江幹線,作為珠江水系主要支流之一,一直是連接滇黔桂粵四省區的重要紐帶和貨物集散地,曾經商船如織、一派繁華。近年來,右江黃金水道建設動作頻頻,「黃金水道」逐漸產出「黃金」效益。

右江,百色的母親河。覃蔚峰攝
2015年12月,那吉庫區開展航道試運行巡航檢查活動,標誌著右江1000噸級航道正式開通。
2017年,南寧老口航運樞紐船閘建成通航,百色到南寧航道由原來的Ⅵ級標準提升到Ⅲ級標準,1000噸級船舶可以從百色直通廣州、香港,實現江海直通運輸,構成西南貨物出海南線黃金水道。
2020年12月,右江航道整治工程開工建設。該項目建設對改善右江上游通航條件,打通廣西連接雲南的「最後一公里」水路,充分發揮右江水運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6月,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工程正式開工建設,標誌著聯通雲南、廣西水運通道的關鍵工程取得歷史性突破。
據介紹,隨著右江黃金水道加快建設,右江航道將提高到二級航道標準,1000噸級船舶將可從雲南省富寧港經廣西直達珠江三角洲地區,實現全線通航千噸級船舶(隊),與西江一起形成西南水運出海主通道。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