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敗雜亂的野外,一個消瘦的黑人小女孩蜷縮在地上,背後一隻禿鷲虎視眈眈地盯著她,它在等待小女孩的死亡,這樣它就能大快朵頤了…
相信很多人都見過這張震撼人心的照片,沒有人能不為之動容。這張照片出自攝影師凱文·卡特之手,他憑藉這張照片獲得了新聞界的諾貝爾獎「普利策獎」,但是,這張照片也讓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到底怎麼回事呢?
1993年,非洲的蘇丹國飽受戰爭摧殘,又爆發了嚴重的自然災害,造成全國大饑荒,到處都是被活活餓死的人,面臨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
為了解決蘇丹的困境,聯合國伸出了援手。為了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以便籌集資金救助,聯合國新聞官員向攝影師凱文·卡特發出了拍攝邀請。
凱文·卡特一下飛機,便被餓殍遍地的景象所震撼,目之所及,全是戰亂的痕迹,看不到完整房子,路邊躺著大量奄奄一息,瘦骨嶙峋的人…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凱文·卡特拍到了那張禿鷲與小女孩的照片,取名為《飢餓的蘇丹》。這張照片被刊登在《紐約時報》上,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許多救助組織開始給予蘇丹共和國援助。凱文·卡特因此獲得了普利策特寫攝影獎。
單從工作上來說,凱文·卡特毫無疑問完成得很好,如果沒有他的照片,國際社會可能根本不知道非洲一個小國發生了這麼可怕的事,後續大量的人道主義援助就無從談起了。這張照片的意義,就是讓完整地呈現了蘇丹共和國所遭受的事件,讓全世界人的人知道這裡發生了什麼。
然而,凱文·卡特並沒有獲得讚譽,反而遭到大眾的口誅筆伐。無數站在道德高點的人指責他吃「人血饅頭」,質疑他只顧著拍照片賺錢,對餓得走不動路的小女孩見死不救…
面對質疑,凱文·卡特站了出來回應,拍完照片後禿鷲就飛走了,小女孩手上帶著聯合國救助的標誌,附近還有大量的災民和分發糧食的聯合國人員,她是得到了聯合國的救助的。並且,所有參與拍攝的記者都收到了聯合國的指示,要求他們不能直接與當地人接觸,因為傳染病正在當地肆虐。
然而,他的聲音被淹沒在紛沓而來的質疑聲中,就連親友也指責他冷血,開始和他劃清界限。在無數鍵盤俠的謾罵中,凱文·卡特再也無法忍受這種輿論痛苦,在獲得普利策獎的四個月後,凱文·卡特選擇自殺身亡,年僅34歲。
輿論的力量是可怕的,許多人未知事件全貌,便不分青紅皂白,站在道德高地上對著別人一頓輸出,全然沒考慮自己的言論會對別人造成什麼影響。這些相信大家從互聯網時代無數次網暴事件就能感受到了。
我們要明白,輿論是一個可怕的武器,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發表過激言論,更不要自詡正義之士,參與網暴的狂歡,你口中所說的每一句話,在網路上的每一個字,都有可能成為傷害別人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