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交響·閩東逐夢
山海寧德,有福之地 。在國慶佳節即將來臨和黨的二十大即將勝利召開之際,「山海交響·閩東逐夢——寧德這十年」全國主題攝影展在全國百強城市、鋰電新能源之城、大黃魚之都——福建寧德舉辦。
9月28日下午,寧德市會展中心嘉賓雲集。近200幅優秀攝影作品分為5大單元,分別以閩東之光璀璨奪目,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積極建設美好家園,以及「攝影名家看寧德」特別單元和閩東資深攝影家夏念長代表作致敬單元,用一張張珍貴照片、一幕幕生動場景、一個個鮮活故事,勾勒出閩東大地滄桑巨變,寧德精準發力擺脫貧困、邁向全面小康的精彩畫卷,呈現出全國攝影人從閩東人民的幸福生活中汲取藝術營養和創作靈感,為寧德人民送上了一份影繪家鄉的視覺盛宴。
寧德俗稱閩東,是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萌發地和實踐地。此次活動正是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要論述精神,以攝影這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用鮮活生動接地氣、昂揚向上有朝氣的攝影精品佳作,展現寧德十年跨越式發展取得的非凡成就而舉辦的一次攝影盛會。福建省文聯黨組書記、書記處書記、副主席王秋梅,中共寧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彥,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福建省文聯副主席、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潘朝陽,中國攝影報副社長萬戈,福建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吳壽華、邢常葆、翁惠文,以及寧德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及宣傳文化系統負責人,攝影家代表、新聞媒體等出席了展覽開幕式。
福建省文聯黨組書記、書記處書記、副主席王秋梅致辭。
王秋梅在致辭中說,福建省攝影界聯合全國攝影藝術家們,用鮮活的鏡頭反映閩東的山海風光、建設風貌、風土人情和閩東人的風格,用唯美的光影定格歷史瞬間、呈現社會生活、記錄時代變遷,既是攝影藝術生動描繪寧德這十年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光輝歷程和時代風貌的成果展示,又是我省攝影事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彰顯了我們攝影界、文藝界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她希望全省藝術家以「藝」為媒,創作傳播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優秀作品,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中共寧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彥致辭。
李彥表示,此次「山海交響·閩東逐夢——寧德這十年」全國主題攝影展,不僅展現了寧德獨特的山海風光和豐富的人文景觀,而且通過五彩光影記錄了閩東人民十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發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閩東精神,接續奮鬥、苦幹實幹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以文藝的形式喜迎二十大、禮讚新時代,通過「寧德窗口」講好黨的故事、中國故事。
中國攝影報社副社長萬戈致辭。
萬戈說,我們在寧德舉辦此次展覽,用影像書寫山海交響的閩東逐夢之路,用攝影為寧德打開更加廣闊的交流通道,通過攝影品牌持續舉辦和不斷升級的聚合力量,透過美妙光影領略寧德跨越發展的強勁脈動,不僅有著更加深遠的意義,也相信攝影一定能夠為寧德做得更多。
寧德生態環境優美,攝影資源豐富。「山海交響·閩東逐夢」——寧德這十年全國主題攝影展系列活動於今年春天拉開帷幕,面向全國廣泛徵稿,短短一個多月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近萬幅影友來稿。與此同時,活動也得到了國內廣大攝影家的鼎力支持。9月14日至16日,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解海龍、郭建設、康泰森、胡金喜,知名攝影家楊大洲、浦峰、羅曉韻等八位攝影家在寧德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採風拍攝。他們將鮮活的形象和熾熱的情感融入鏡頭,為此次展覽提供了高質量的攝影作品和令人難忘的寧德記憶。
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福建省文聯副主席、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潘朝陽代表解海龍向屏南縣攝影希望小學吳仁孝校長贈送攝影作品。
在展廳中央的一個個立體燈箱上,這些資深攝影家們的作品旁是他們的手寫寄語,抒發著對寧德的深厚情誼,也祝福寧德的美好未來。在展覽開幕式上,潘朝陽還代表解海龍向屏南縣攝影希望小學吳仁孝校長贈送了新鮮出爐的攝影作品。屏南縣攝影希望小學是1997年由潘朝陽主席為代表的福建攝影人捐建成立的全國第一所攝影希望小學。9月16日, 拍攝希望工程標誌性作品《大眼睛》而聞名海內外的攝影家解海龍來到寧德,和潘朝陽等攝影家一同走進屏南縣,實地走訪了當地這所極有意義的小學,並為孩子們拍攝了照片。
神奇的自然景觀,厚重的歷史文化,濃郁的畲族風情,構成了寧德文化旅遊的獨特魅力。展覽中,既有從披沙揀金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的世界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木拱廊橋、柘榮剪紙、獅峰古剎、霍童線獅等組成的一幅幅靈動的閩東畫卷;也有代表著新時代新發展的「寧德時代」等鋰電新能源等主導產業建設,讓人看到了精彩嬗變、逐夢前行的寧德新貌。其中,閩東第一位攝影記者、先後獲得福建省攝影家「終身成就」金像獎等多項殊榮的寧德市攝影家協會終生榮譽主席夏念長的攝影作品,從1970年寧德八都大橋建成通車到1995年福鼎撤縣設市慶典,濃縮了近30年的時間跨度,彰顯了一位基層老攝影家為記錄家鄉巨變奉獻了半個世紀的職責與情懷。
展覽現場有7米*4.5米的巨幅全景照片,有鏡面反射拍照打卡裝置,有多幅閩東人像組成的照片牆,有立體燈箱疊拼裝置,也有高高懸垂的照片紗網幕布……展覽還特別設置了720度VR展廳,觀眾可掃描二維碼同步線上觀看。寧德市文聯主席葉玉琳對本次展覽為觀眾提供了如此精彩的藝術體驗表示讚賞,「展覽形式非常新穎,採用了眾多吸引人的視覺元素,令人震憾,有耳目一新之感。」作為承辦單位的負責人,她非常感謝全國攝影人的積极參与,「參展作品內容全面豐富,描繪出寧德發展新的篇章。」
本地入展攝影家代表被授予參展證書。
開幕式上,本地入展攝影家代表登台獲頒參展證書。攝影愛好者陳慈蕊一幅航拍接片創作的青拓集團白馬港基地外景,被放大做成近3米的長條型燈箱,她非常高興,「既顯出作品細節又彰顯出全球最大的不鏽鋼生產基地的氣派。」這是她2022年的最新創作,「製作講究、布展新穎,展陳效果超贊,這是寧德以往的展覽從沒有過的,非常感謝主辦方。」閩東日報攝影部主任李民雄此次入展了好幾組作品,其中一組「航拍寧德看變化」,是他從2000年坐熱氣球上拍攝到2021年用「御3」無人機在同一地點拍攝,間隔20年的閩東城市發展新舊對比作品。他說,從1991年至今,30多年的職業攝影記者生涯拍攝了很多照片,目前的心愿就是把90年代拍攝的同一地點一一進行補拍和資料補充,反映城市二三十年的時代變遷,多為寧德發展留影畫像。
本次活動由中國攝影家協會紀實攝影委員會、福建省文聯指導,中國攝影報社、福建省攝影家協會、中共寧德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寧德市文聯承辦、寧德市攝影家協會協辦。據悉,主辦方還將擇時邀請中國攝影家協會紀實攝影委員會的有關專家展開以寧德為案例的研討,豐富整個系列活動內容。
展場花絮
部分展出作品
霞浦沙江養殖田 林書 攝
福鼎開茶節 施永平 攝
霞浦新型漁排養殖 謝何平 攝
寧靜的山村之夜 陳益新 攝
周寧陳峭風光 張永艷 攝
文:李晶晶
圖片:吳壽華,葉先設,《閩東日報》大夢客,賴國亮,郭浩,翁順程,梁嘉熹
現場視頻:賴國亮
展出作品視頻:王晶晶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入720度在線VR展廳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展廳
▼
合作熱線
▼
聯繫電話:010-65251661
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
版權聲明
▼
如需轉載本公眾號內容:
1.保持圖文完整
2.完整標註版權及本公號ID、二維碼
3.未按此規定轉載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