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攝影構圖與後期調整
攝影創作什麼重要,是攝影構圖,
攝影作品基本要求,是做好構圖,
怎樣建立拍攝思路,是確定構圖,
怎樣做好攝影用光,是用好構圖,
怎樣確定影調關係,是光影構圖,
什麼是作品的骨架,是圖片構圖,
攝影作品突出主題,是作品構圖,
攝影后期不能做的,是調整構圖。
作為攝影作品,首先要在構圖上,具有合理性與藝術性,因為攝影構圖是作品存在的基礎,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構圖,即使是作品,也很難征服觀者。
攝影作品有一個基本的特徵,就是構圖合理,在藝術的表達上,能讓人產生共鳴,也就是說攝影構圖在整個的創作流程中,是最為重要的,構圖是攝影的創作的基礎,沒有之一。
當我們遇到了壯觀的場景,當遇到了可遇不可求的畫面時,當遇到了光影效果的最佳時刻,當我們抓拍到了難得的瞬間,如果沒有做好構圖,我們留下的只有遺憾;
即使用M檔拍攝,即使做到曝光準確,即使選對了光圈,如果沒有做好構圖,這些技術都將失去意義。
我們使用了高端的攝影器材,也確保了圖片的畫質,並且控制好了圖像噪點,如果沒有做好構圖,這都是成本的浪費。
當我們為了拍到大片,不計費用,不怕舟車勞頓,不管攜帶重量器材的辛苦,不遠千萬里來到了景點,如果我們拍攝的片子,一旦沒有做好構圖,付出的一切都變得徒勞。
也許你掌握了後期技術,也許你是PS的高手,也許你對圖片處理有著豐富的經驗,但如果圖片沒有做好構圖,你所有的能力都將無法施展,因為作為攝影作品,除了可以對圖片做裁剪,準確的說,是不能在後期進行調整構圖的,包括變形與拉伸。
由此可見,攝影構圖太重要了,是所有創作過程的重中之重。
攝影構圖可能我們爛熟於心,因為我們看了太多的大片,那些經典的構圖早已在我們頭腦中形成了模板;
如果是一個新入門的朋友,在網上一搜,就會有無數個有關攝影構圖的原理、教程、技巧、經驗的介紹,這些內容講的清楚,我們也看的明白,受益匪淺;
通過這些案例,我們會感覺攝影構圖很簡單,但是當我們在具體拍攝時,現場實際場景與經典的畫面完全不一樣,那些經典的構圖就根本用不上了,即使按照樣板構圖,最終的結果與作品的要求相去甚遠。
關於怎樣做好攝影構圖,網上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內容,什麼9種構圖法則,18種構圖技巧,100種構圖經典案例等等,學習就比不學強,但你能收穫多少就不一定了,這也是目前困擾攝影人的問題。
數碼時代給攝影提供了更大的創作空間,現在的攝影是全過程式控制制的技術形態的程序,從前期拍攝到後期處理,最終出作品,前期與後期是整個創作流程中的兩個階段;
如果流程的前期不管後期,就不是一個完善的流程,作品的結果在拍攝前就要有一個預判,也就是從前期拍攝到後期處理綜合考慮,在沒有按下快門之前,就要想到作品最終的效果,這樣才能實現對作品的全程式控制制。
但目前還有很多人,把攝影的前期和後期分開,認為前期是拍攝,後期就是補救,比如,「拍攝時不要想著後期,想著後期就不會拍片了」,這樣就存在一種誤區,什麼是攝影后期的問題,由於很多掌握PS的人,是做平面設計的,而不是攝影人,所以對後期的理解,就是移動像素,調整構圖就是調整圖片的形狀,而這些都屬於平面處理的操作方法,並不是攝影后期的創作理念,因為攝影后期是不能移動像素的,甚至裁剪圖片也盡量不要做,這樣更有利於前期拍攝的構圖,現在的參賽攝影作品是嚴格限制移動像素的。
什麼是攝影后期呢?
還原現場,
提高通透,
復現清晰,
去除灰霧,
再現細節,
平衡光比,
降低噪點,
校正色溫,
統一飽和,
實現創意,
突出主題,
這就是攝影后期。
如果掌握了曝光技術,仍然拍不出好片子的時候,
如果用了M檔拍攝,拍的片子還是不滿意的時候,
如果玩了幾年的攝影,越來越找不到思路的時候,
如果片子總是像照片,不能成為攝影作品的時候,
如果在前期拍攝總想,後期裁剪或調整構圖的時候,
如果看了很多經典的片子,仍然沒有進步的時候,
這就是遇到了攝影的瓶頸,什麼是攝影瓶頸?就是不知道如何做好攝影構圖。
構圖太簡單,因為一看就會;
構圖太難,難就難在太簡單,看著容易,做著難。
怎樣才能突破瓶頸呢?怎樣都可以突破;
關鍵是怎樣快速的突破,多拍,多看,多練,這是最弱智的方式,至少是太慢了,如果想快速的突破瓶頸,有一條也許你不可理解的路徑;
也就是通過後期學習攝影構圖,不是說好的:「做好了前期,再做後期嗎?」「前期拍攝不要考慮後期,否則就不會拍片了嗎」,聽起來是有道理,沒有前期哪有後期;
但事實不是這樣的,因為如果不會做後期,就不可能考慮後期會出現什麼結果了,如果會做後期,在前期拍攝時,就會從前期拍攝到後期處理,做綜合的考慮,這樣對構圖就會更多的方法與思路,因此結果就會大不同。
攝影后期與平面設計不同,做攝影后期更重要的是:
通過做後期,對圖片有一個總結,對前期拍攝有新的理解;
後期重新構圖並不是為了獲得攝影作品,而是通過重新構圖找到拍攝思路,從而促進拍攝水平的提高,突破攝影瓶頸。
前期是前期,
後期不是後期,
攝影的程序是,
先做前期,
再做後期,
攝影的邏輯是,
用後期的視角看前期,
用後期的理念拍前期
後期構圖應用於前期,
後期的總結促進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