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媽媽用藥,事關母嬰健康,須謹慎對待。要做到哺乳期安全合理用藥,在不影響嬰兒健康的前提下讓媽媽儘快康復,特別需注意以下幾點:
1.遵醫囑,優先選擇可在哺乳期安全使用的藥物:抗生素類,如青黴素及頭孢菌素類;感冒退熱葯類,如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抗過敏葯類,如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等。
2.哺乳後立即服藥,延長下一次哺乳時間,最好選擇嬰兒長時間睡眠之前。
3.用藥期間注意嬰兒的身體變化,是否出現不良反應。
4.某些藥物會通過母親的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哺乳期應禁用影響嬰兒組織器官正常發育的藥物。
例如:碘劑,乳母服碘劑後,27%的藥物會經乳汁排出,易被嬰兒吃入體內,影響嬰兒的發育和功能;嗎啡類成癮鎮痛葯,會抑制呼吸中樞危及嬰兒的生命;四環素類,可造成嬰兒四環素牙;異煙肼、甲丙氨酯、麥角胺,使用後可引起嬰兒中毒;氨基比林類,可影響嬰兒的造血功能;磺胺類,可使嬰兒發生核黃疸;西泮(安定),可引起嬰兒高膽紅素血症;卡那黴素、慶大黴素,可使嬰兒中毒。
疾病原因急需使用時,應暫停哺乳,並定期吸出乳汁。經過藥物的5~7個半衰期後可以恢復哺乳。
最後提醒哺乳期患者,應在醫生和藥師指導下用藥,優先選擇可在哺乳期安全使用的藥物,儘可能減少藥物對嬰兒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