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生了娃,不管以前有多小清新,都開始「重口味」了:每天都在對著便便仔細研究,看一看、嗅一嗅,就差讓顯微鏡上場了。
畢竟便便可是寶寶健康狀況的密碼,更是自己餵養情況的「成績單」,即便「重口」,那也不能錯過!
要是寶寶順暢地拉出鬆軟便便,那還好;如果憋得滿臉通紅卻只有零星幾顆,大家還得細細研究為什麼……
1.寶寶便秘是因為喝水少? NO~
寶寶便秘的主要原因,往往不是因為喝的水不夠。
一般來說,6月齡內的寶寶,母乳就能夠提供足夠的水分,並不需要額外喝水。即便是7個月到2歲的寶寶,也只是需要適量喝水。
除非寶寶小便發黃、小便的量和次數明顯減少,那就說明寶寶體內缺水,要適當喂水。
至於有的寶寶喝奶粉容易出現便秘,這時除了要解決眼前的問題,還得回想一下,沖泡奶粉的方法了:沖泡奶粉是不是濃度過高?挖完一勺奶粉有沒有刮平?
千萬不要覺得濃度高=營養更好,寶寶攝入的水分減少,反而更容易出現便秘哦。其實按照說明書上的比例沖調,就足夠了。
2.便秘很可能因為:膳食纖維攝入不足
膳食纖維是大家都不會陌生,它不能被人體吸收,於是進入腸道里,只能像個過客被排出來。
但他在我們身體的短暫旅途中,卻能為腸道做不少好事:
l 組成便便的「骨架」,像個「掃地機器人」一樣,不斷吸收脫落的腸粘膜、過多的腸道菌群等等,還能不斷吸水膨脹,促進排出;
l 刺激腸胃蠕動,也能「餵飽」腸道中的益生菌,讓它們更有動力工作,改善腸道,幫助吸收食物營養哦……
所以,一旦膳食纖維不夠,就意味著少了一種重要營養給腸道提速,自然容易出現便秘啦……
3.膳食纖維,哪裡能找? 這些天然植物里有!
自寶寶半歲開始,大家就可以循序漸進地將它們添加到輔食中了:
全穀物:玉米、燕麥、小米等;
豆類:黃豆、紅豆、黑豆、綠豆等;
薯類:馬鈴薯、紅薯、紫薯等;
水果:蘋果、梨、柚子、橘子等;
蔬菜:豌豆、毛豆、豆角、菠菜等。
其實,一直以來,帶娃的我們都是迎難而上走到現在的,出現問題不必著急,找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但如果寶寶便秘實在嚴重,一定要先諮詢兒科醫生,切勿自行決定。
大家關於寶寶腸胃問題還有是疑問或者解決經驗,可以文末留言一起探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