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問:遇到難題就退縮怎麼辦?

遇到難題就迴避、退縮的孩子,首先是一個內心沒有力量的孩子,是沒有自信的孩子。

1

一個孩子為什麼會沒有自信?原因有很多,第一種可能是這個孩子開始學習時就受了很大的打擊。比如,一開始上學就因為學習技能沒有掌握,被老師或者父母批評,孩子對自己的認知就是「我是一個學習不好的人」,進而影響他的自信。

2

第二種可能是,孩子在學習上受了不良暗示,比如被告知自己比較笨、學不好,這些話深深地埋在他們的心底,進入潛意識,成為他們對自己的評價。當他們遇到難題的時候,不會嘗試去努力解題,而是不假思索地認定自己不行,出現迴避和退縮行為。

3

第三種可能是,孩子意志力差,這可能源於不良家庭教育。比如孩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被過度保護,從來不需要自己面對問題。在這樣一個任由孩子依賴父母的家庭中,他受到的保護是全方位的,他的生活實際上被替代了。

這樣的孩子自控力和意志力都很差,對待難題當然也不會有良好的表現。所以,父母不要以為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不要緊,孩子在生活中的種種行為表現和性格、意志品質會遷移到學習上。

一個孩子在學習上迎難而上,鍥而不捨,這種意志力是在生活中培養出來的,並不是憑空出現的。孩子遇到難題就逃避並不是一個單一的問題,他的這種行為模式還會在其他方面表現出來。

4

第四種可能是,孩子的家庭結構有問題。比如,意志力差的孩子可能有過分約束他的父母,例如一個過分約束他、要求很高、控制欲很強的爸爸。這個孩子很難發展出自己的自信,遇到問題就會逃避。

也有一些孩子,從小沒有安全感,在很小的時候沒有得到母親的愛,比如說在0—3歲時媽媽常常不在,3—6歲時爸爸常常缺位,不在孩子身邊,在這些關鍵期,孩子沒有得到合適的照顧,導致沒有安全感。這類孩子往往心神不寧,也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做事情,在學習上就會逃避難題。

5

第五種可能是,孩子身體條件差,是個身體很弱的孩子。這類孩子由於精力不足,身體難以支撐,缺乏面對難題持續攻關的能力。

孩子遇到難題就逃避原因多種多樣,父母要觀察自己的孩子,只有知道孩子為什麼逃避,父母才能夠對症下藥地想辦法。

在這個問題上,父母不能操之過急,想讓孩子明天就能面對困難是不現實的,要慢慢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