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案例 | 誤導消費套路多,選擇產後護理服務需謹慎

日前,消費者夏女士向溫嶺市消保委投訴稱,其在產後因為堵奶問題在溫嶺某產後護理中心預定了一個2850元的「通乳套餐」,後升級換為4280元的「乳腺全程套餐」,但在店內消費8次之後,堵奶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改善。由於已經消費了8次,夏女士要求退回升級套餐的差價1430元,雙方協商無果,消費者遂尋求消保委幫助。

接到投訴後,溫嶺市消保委立即組織工作人員了解情況。經調查,夏女士於去年11月11日在該產後護理中心預定了一個2850元的「通乳套餐」,約定套餐服務共分十次進行。

之後夏女士在接受產後護理服務時,通乳師表示斷奶之後還要排殘乳,由於缺乏乳腺方面的知識,在通乳師的誘導之下,夏女士便將之前定的2850元的「通乳套餐」換成了4280元的「乳腺全程套餐」。

但在該產後護理中心消費了8次之後,不但堵奶的問題沒有得到改善,且每次通乳過程都感到疼痛,因忍受不了疼痛,夏女士後至醫院檢查,醫生告知其通乳過程感到疼痛是由於通乳力度的問題,並且排殘乳根本沒有必要。因此,夏女士認為店方此前一直在誤導消費者購買升級套餐。

經過消保委工作人員調解,該產後護理中心最終同意退回1430元的差價。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第二十條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覆。

上述案例案中,產後護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利用消費者產後堵奶的焦慮心態,誘導其購買並非必要的乳腺全程套餐,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消費者提出退還差價的訴求也在情理之中,應予以支持。

消費警示

近年來,母嬰健康產業的需求和發展迅速增長,大批產後護理機構如雨後春筍般蓬勃冒出。為此,溫嶺市消保委特提醒各位消費者在購買產後護理服務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充分了解商家服務能力,選擇有信譽的商家。

消費前應充分了解產後護理中心的資質情況以及服務能力,選擇資質齊全、信譽好、服務能力強的產後護理中心,可通過產後護理中心的經營時間、信譽情況、經營情況和消費者評價等信息決定是否消費。

實地考察環境,確認服務人員的專業性。

產後護理中心的服務質量直接影響媽媽產後的修復以及健康,為避免醫護人員不專業、護理不當給產婦留下身體隱患等問題,在選擇產後護理中心的時候建議實地考察,要關注產後護理中心服務人員的資質、專業能力等情況。

根據經濟情況以及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服務。

產後護理中心費用不便宜甚至可以算得上昂貴,而且不同的產後護理中心、不同的套餐服務價格相差也很大,建議選擇產後護理服務時應根據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時間安排和需求選擇服務。

確認好服務細節和流程,以書面形式簽訂協議。

退費難是產後護理服務消費的難點問題,因此選擇產後護理中心時,消費者要先簽合同再付款,明確消費期間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確認是否有不利於自身權益的霸王條款,切勿輕易被商家的口頭承諾誘導消費。同時要保存好合同、發票等相關憑證,在自身權益被侵害時及時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