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抽動症,一個近似夢魘的辭彙,已成為眾多家庭的煩惱之源,抽動惡魔裹挾著孩子,更侵擾著家庭成員的快樂.
兒童抽動症是多發於兒童期的運動性或發聲性肌肉痙攣,影響部位及持續時間因人而異,最多見的是一種突然、短暫、重複、刻板的一群肌肉或數群肌肉的小抽動,表現為眨眼、擠眉、呲牙、做怪相、聳肩、轉頸、點頭、搖頭、轉動軀體、甩動手臂等運動性抽動,也可為類似咳嗽聲、清嗓聲等發聲性抽動。一般情緒緊張時加劇,精神集中時減少,睡眠時消失。在某一個時期內常以同一個癥狀為主,有時可轉換為另一群肌肉的抽動,即癥狀的變化性。患兒常伴有多動、注意力集中困難、睡眠差等心理問題。
主要表現
眼部肌肉抽動:表現為揚眉、皺眉、眨眼、斜眼、翻白眼、凝視等;
面部肌肉抽動:表現為咧嘴、撅嘴、縮鼻、扮怪相等;
頸部肌肉抽動:表現為點頭、搖頭、扭脖子、聳肩等;
上肢抽動癥狀:表現為甩手、舉臂、扭臂、搓手指、握拳;
下肢抽動癥狀:表現為抖腿、踢腿、踮腳、旋轉,甚至危姿走路、步態異常等;
軀幹抽動癥狀:表現為挺胸、扭腰、身體扭轉;腹肌抽動不容易被家長發現;
喉部發聲抽動:表現為異常聲音,如乾咳聲、清嗓子、吼叫聲、或不停地吐唾沫、或口吃、語節、重音不當,不自主的穢語、罵人、說髒話等;
其他行為異常:有重複、刻板的語言和動作,強迫性行為,刺戳動作、衝動性觸接動作,甚至模仿別人、也可能發生自傷或傷人行為,如撞頭、反覆咬破嘴唇、咬鉛筆、吮指頭、挖破皮膚,破壞物品、侵犯別人等。
以上各組癥狀,有人同時出現,有人是先有一組癥狀,一段時間後換一組癥狀或者加一組癥狀,或癥狀交替出現。抽動發作時意識清楚,用意識可以短暫控制,入睡後癥狀消失,心情緊張時加重。癥狀輕重常有波動,感冒發燒或精神緊張可誘發和加重,其中約半數患兒伴有多動症。日久則影響記憶力,使學習落後,嚴重患兒因干擾課堂秩序而被迫停學。
以4-7歲發病者最多見,12-16歲仍有發作,發病比例男多於女,約為3:1-4:1.根據臨床觀察,女孩發病比男孩早 ,治療見效較男孩慢。一般可短時間內自愈或經治療而愈,頑固者可延數年,甚至延續到成人。
病因
精神因素
對兒童抽動症患者來講,有多種因素可誘發抽動,加重或複發,其中緊張、焦慮、情緒低落、生氣、驚嚇、恐懼、過度興奮、過度疲勞等比較常見。某些精神刺激可誘發本病,例如對學習要求過度、責備過多、家庭不和、感情上受到忽視或環境中某些緊張氣氛等,這些因素均可使小兒產生矛盾心理,抽動行為即是心理上的矛盾衝突的外在表現。另外,過分限制兒童的活動也可成為本病的誘因。
習慣及模仿
兒童開始的抽動表現可能是由於條件性的逃避反應,比如眼中有異物而眨眼,或模仿他人的抽動癥狀,日久形成了習慣。
體質因素
某些神經精神類型的兒童易發生本病,比如神經質、膽怯、多動、情緒不穩定、對人對事敏感及有固執傾向者。而且本症常伴有不明原因的頭痛、腹痛及便秘、遺尿等,因此推測兒童抽動症與兒童本身的體質因素有關。
其他
某些突發的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及腦部的輕微損傷也可成為誘因之一。有人認為該症是兒童發育過程中的一過性不良習慣。
預防
⒈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不可過度勞累,要保持足夠的睡眠;放鬆、情緒好、其中睡眠不僅能使抽動減輕而且還可使抽動消失,抽動症患者在完全專心某一行為上時,抽動也常會暫時消失,如彈鋼琴,玩電腦遊戲,觀看感興趣的節目等。
2、在家庭環境里,應避免直接用敏感語言明示患兒癥狀;人多的環境中,有人注意或被他人提醒時,抽動明顯加重,此外,受到批評,指責,睡眠不足,疼痛刺激及伴發軀體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發熱時抽動癥狀也可加重;
⒊在患兒抽動時應給予忽視,視而不見狀;
⒋給予患兒更多的鼓勵,培養孩子建立自信,緩解壓力;
⒌不可讓孩子參加劇烈運動,如軍訓、長跑、競技性體育活動及重體力活動;
⒍學習時間不宜過長;
⒎應與學校老師溝通,避免給予患兒敏感性語言批評教育,要很好的配合治療期患兒的教育工作;
⒏注意治療期的飲食,不吃油膩、生冷、含鉛量高的食物,服藥期間不吃辛辣、海鮮、速食麵、膨化食品,應以清淡佳肴為宜,適當補充營養;
⒐季節交換期,尤其是春、秋季為感冒高發期,應注意患兒的脫、穿衣,謹防感冒,因為感冒極易引起患兒複發或癥狀複發、加重。
⒑每天看電視時間不可超過半小時,且不可看過於激烈、刺激畫面,對於重症者應避免看電視。避免使用電腦,如確有學習需要,每次使用電腦不宜超過半小時,嚴禁杜絕過度使用電腦或玩遊戲。
11.觀察與分析哪些因素會引起癥狀的波動,以便避免這些誘因的出現,如過度疲勞、學習壓力過大、同伴關係緊張、家庭矛盾衝突、感冒及鼻炎,扁桃體炎症等。
驅趕抽動的良方-真正的運動
凡藥物可治者,皆有病灶可尋,醫者或科研成果的靶向均是先找到身體病灶區域,再研製藥物以達 到病灶部位進行治療,而抽動症之所以成為世界難題的原因就是至今未找到具體 的病灶區域在身體何處?猶如對空放槍,以石投海!故早有抽動非病而僅為症一 說,不無道理。這個可以解釋為何治療抽動的方法多樣,而實際效果千差萬別的現象。
病灶區域沒法確定,給兒童用藥就只能誤打誤撞,輕者如一過性抽動或尚能借藥力壓制,但也是自損八百的辦法,現在醫學無論中醫西醫雖然醫術及用藥 都能辨正相衝,也日趨完善,但是葯三分毒,不可否認!況找不到病灶的空洞用 葯,效果能有幾何?所以,認識了抽動症這一點不確定具體病灶的特性.
我的意 見就是:儘可能別給孩子用藥,或者說儘可能別給孩子盲目用藥!況西藥可吃但 不可驟停,中藥以毒攻毒,亦不可輕試,凡此藥理,不做多述。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被抽動緊鎖的家長一定有無數個這樣含淚的 不眠之夜,用藥無用,求醫未果,可謂愁緒滿懷無釋處!但家長可曾想過,孩子 的能量和愁緒同樣也無釋處,既然這樣,何不陪孩子一起運動起來,去釋放多餘 的能量和壓力呢?所以教給孩子堅持強化自我的鍛煉,也就是真正的運動,是很有意義的。但看似簡單,實則艱難。
既然抽動症沒有病灶區域而無法確定治療的靶向,那麼真正的運動絕對是 跨越抽動障礙的絕佳方式,無論從哪一個方向,運動都可以或多或少解釋現在治 療抽動的方法,比如西藥種種無外乎兩個方式 1 是阻抗多巴胺受體敏感性,2 是 稀釋分泌的多巴胺.
運動使身體略感疲勞,正可以降低受體敏感,充分的有氧和大量的出汗又可以促進循環,真正的運動之後會不會發現,不用再逼著孩子早點睡覺休息也能快速入眠了呢?再比如中醫謂之抽動為風,風性遊動,故抽動多發, 藥方之中多有全蠍等猛葯以求以毒攻毒,破風祛風。真正的運動是最大限度的有 氧運動,能極大刺激心肺功能,心肺功能強大起來,邪風何處藏身?而又認為脾胃上火也是引發抽動之源,故而去火為當務之急,殊不知去火最佳的良藥就是水!多喝水勤喝水是給孩子降火的最好辦法,對家長又一個看似簡而做到難的事情, 何不運動一下讓孩子自己找水喝?
再次治療抽動的另一個方向是從心理因素著 手,於是在日常中,鼓勵之餘而生躁,浮躁之後不敢言,難言之隱隱於心,心性 不定多生病,病癒之後有脾氣,脾氣暴躁不能管,稍加管教又發現抽動癥狀甚如 前,那麼和孩子一起參與到真正的運動之中吧,把你的讚賞和鼓勵留給咬牙跑完 最後幾米的孩子,把你的說教和行動統一在和孩子跳完最後 100 個繩的汗水淋漓 中,久而久之,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意志,提高了孩子的心智,疏散了孩子的壓 力,所以運動又完全可以解釋心理因素這一方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