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麗家的寶寶快半歲了,最近總是喜歡吐泡泡。
開始小麗也沒在意,直到前天,表姐來到她家,看到躺在床上的寶寶在吐泡泡,驚得大喊:小麗,你家寶寶在吐泡泡!
小麗毫不在意地說:「是啊,寶寶最近都這樣!」
表姐看小麗一臉不在意的樣子,很是著急:寶寶都這樣了,你怎麼還和沒事人一樣?寶寶這樣的表現,繼續發展下去很可能是肺炎啊!
一聽這話,小麗嚇了一跳,再不敢輕視,趕緊帶著寶寶去了附近的醫院。
幸好醫生檢查完之後,說寶寶一切正常,而且發育的很好,吐泡泡是因為正在長牙。
寶寶吐泡泡,大多是這幾個原因導致的
和小麗家寶寶的情況一樣,很多寶寶小時候,都有一段時間會吐泡泡。
根據研究,一般來說寶寶吐泡泡主要是由這幾個原因導致的:
1)寶寶唾液分泌的速度比吞咽的速度快
寶寶三四個月的時候,唾液腺逐漸發育,分泌的唾液也越來越多。
而此時,寶寶的吞咽能力發育的沒有那麼快,口腔內的空間也有限,不能把分泌的唾液全部吞咽下去,嘴巴里又放不下,就出現了吐泡泡的現象。
2)寶寶「口欲期」發育的正常現象
寶寶在一周歲以內,正處於用嘴探索世界的「口欲期」階段。
這段時期,寶寶拿到了什麼東西,都喜歡放到嘴裡,因此出現吐舌頭、吐口水、吸吮手指等行為,都是正常表現。
3)寶寶要出牙的表現
寶寶在五六個月的時候開始長牙,牙齒生長的過程中會刺激到寶寶牙齦上的神經,進而刺激到唾液腺,使其分泌唾液。
這時候寶寶也會出現流口水,吐泡泡的情況。
寶寶吐泡泡時伴隨這種狀況,可能是肺炎的前兆
當然,表姐看到小麗家的寶寶吐泡泡,擔心的說寶寶這樣的表現,很可能是肺炎的前兆,並不是無中生有,還是有一定依據的。
當寶寶要得肺炎之前,確實也會出現吐泡泡的情況。
如果是肺炎,寶寶除了吐泡泡之外,還會伴隨著精神狀態不好,不喜歡吃東西,臉部看起來發灰等表現,並且吐的泡泡是白色的。
如何分辨,主要看這幾點
雖然寶寶都是吐泡泡,但因為肺炎吐泡泡和生長發育過程中正常的吐泡泡,還是有區別的:
1)寶寶所吐泡泡的顏色
如果寶寶吐的泡泡是透明的,那基本上沒有問題,如果寶寶吐的泡泡是白色的,就需要小心了。
2)寶寶的精神狀態
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看起來很好,說明寶寶很健康,如果寶寶看起來沒什麼精神,並且還很煩躁,呼吸急促還不規律,就可能是身體不舒服。
3)寶寶是否有食慾
如果寶寶吃的和平時一樣,應該不必太擔心,如果寶寶吃不下東西,也需要多加註意。
綜合這幾個方面,如果全都沒問題,那寶寶吐泡泡就是正常的,如果寶寶吐的白色泡泡,食欲不振,還沒什麼精神,就要小心了。
寶寶吐泡泡該如何處理呢?
如果是肺炎的前兆,不要猶豫,趕快帶寶寶去醫院,早點發現早點治療,對寶寶來說會更好。
如果是正常現象,寶寶嘴巴附近經常濕濕的也不好。
這時候,可以用柔軟的紙巾或手帕輕輕的給寶寶擦一擦,或者給寶寶帶一條口水巾,就不至於弄濕衣服,讓寶寶感覺不舒服了。
【媽媽寄語】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出現吐泡泡的行為,也不必太著急,大多數都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如果發現寶寶看起來不舒服,一定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
寶寶在很小的時候,還不會說話,也沒辦法表達自己的感受,需要媽媽們細心照顧,多多觀察,這樣寶寶成長的過程中才能少走彎路。
【今日話題】
你家寶寶多大的時候出現吐泡泡行為的呢?你是怎麼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