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像我自己的孩子」

勞動者風采

「教育工作是一份充滿意義的勞動。」談及自己的職業選擇,酒泉第七中學副校長陳曉玲這樣說。

讓每顆種子在愛的滋養下破土生長

清晨時分,教學樓里有她巡查早讀的腳步聲;三尺講台上,她用生動的課堂為學生打開知識的大門;深夜長明的燈光下,有她伏案批改作業、打磨教案的身影……二十餘載教育生涯,陳曉玲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

陳曉玲既是數學教師、班主任,又承擔著副校長的管理重任。憑藉豐富的帶班經驗與出色的教學成果,她深受學生和家長信賴。

「分數除法方法妙,原來除號變乘號……」走進陳曉玲的課堂,學生們整齊地背著分數除法口訣。黑板上,原本密密麻麻的算式被改編成押韻的順口溜。

多年來,陳曉玲在教學創新的道路上深耕不輟。任教以來,她所帶班級的成績始終穩居年級前列。在她眼中,比分數更珍貴的,是學生眼中閃亮的求知光芒。在課堂上,她是嚴肅認真的陳老師。生活中,她也是孩子們的陳媽媽。擔任班主任期間,陳曉玲不僅詳細掌握班上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還特別關注部分家庭困難學生的情況。她時常與學生促膝談心,詢問他們在學業生活上的需求並默默伸出援手,小心呵護著每一個孩子敏感的心。「班裡的每一個學生都像我自己的孩子,我希望他們都能無憂無慮、健康快樂地成長。」陳曉玲說。

在追求自身專業成長的道路上,陳曉玲從未停歇。她深知,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因此,她積极參加各種培訓和學術交流活動,為學校教育教學發展提供經驗。陳曉玲多次承擔市、區、校級示範課、觀摩課和講座任務,先後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10餘篇,獲得市級「五一」巾幗獎和「先進教育工作者」「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二十餘載春秋,陳曉玲在平凡的崗位上綻放出溫暖而璀璨的光芒。她用不變的堅守詮釋著「真正的教育,是如春風化雨般喚醒種子的力量,並讓每一顆種子都能在愛的滋養下破土生長」這一理念。

來源:《酒泉日報》
記者:李曉艷  白 潔
編輯:李月辰帆  審核:楊夏茹
終審:李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