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情緒不穩的根源:心胸太小

你相信嗎?一隻蒼蠅居然殺死了一名世界冠軍。

這可不是玩笑,而是真事。

1965年,紐約舉辦了一場世界撞球大賽。

進行到最後環節時,選手路易斯·福克斯以絕對優勢遙遙領先,眼見就要奪冠。

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一隻蒼蠅落到了他即將瞄準的目標球上。

路易斯趕忙揮舞著球杆驅趕。

誰曾想,他略顯滑稽的動作,引爆全場鬨笑。

一見丟了人,路易斯心態馬上就崩了,隨後連連失誤,最終輸掉了比賽。

輸了以後,面對外界的失望與議論,他更惶惶不安,心緒難平。

最終,路易斯竟因為這件事崩潰,投河自盡。

實在令人惋惜。

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

遇到一點小事就崩潰。

明明都是些雞毛蒜皮,卻因為情緒爆炸,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

郭春林教授,就深度分析過這種情況。

他說:「情緒不穩最根本的原因,是心胸太小,裝不下多少事,人就會非常敏感。」

而要擺脫這種困境,也只能從格局上下手。

先把心胸打開,心大了,事就小了。

01

心理諮詢師曾奇峰,接觸過很多情緒不穩定的人。

有滿心委屈的主婦,家人不經意的一句話,就能讓她掉眼淚;

有脾氣暴躁的少年,與人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惹出麻煩;

還有患得患失的打工人,老闆的一句批評,都能在他心裡引起軒然大波。

每當面對這些人,曾奇峰總是會給他們講一個「先驅者10號」的故事。

1972年,美國向太陽系外送去了第一個人造物體,名為「先驅者10號」。

然而,「先驅者10號」在飛行31年後,就徹底消失在了銀河系中。

曾奇峰列了幾組數據。

「先驅者10號」失聯時,距離地球120億千米。

按照推測,它將以每小時5萬千米的速度,飛向距離地球68光年的金牛座群星。

而這需要200萬年的時間。

什麼概念呢?

我們人類,開車每小時跑180千米,差不多就是極限了。

我們繞地球一圈也就4萬多千米。

更不用說人一輩子也就三萬多天,根本無法和200萬年相比。

當人把視野拓展到 「宇宙尺度」,就會明白什麼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了。

所以,他經常這樣勸來訪者:

「去看看天空,碧海青天,星移斗轉,宇宙會使你的心胸變得跟它一樣的浩渺,能裝得下一切心事與世事。所有的愛恨情仇、悲歡離合,又有什麼值得縈懷的?」

是啊,人一旦有個天地的尺度,再大的事兒也都變小了。

關於這點,作家李娟,就深有體會。

在隨筆集《記一忘三二》中,她就談起過自己的經歷。

小時候,她與外婆相依為命,靠撿垃圾維持生計。

日子過得苦澀,父母不在身邊,她活得越來越壓抑。

原本溫和的她變得煩躁不安,動不動就哭鼻子抹眼淚。

而等長大後,她去阿勒泰遊歷,見識了廣闊的草原和沙漠之後,人也完全變好了。

她變得很自在,不會再苦惱於任何事;還變得很風趣,能平和地談笑風生。

正所謂,心大則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

心胸一窄,再小的事在心裡都會「顯大」,人就不可能有平靜的一天。

只有把心境打開,才不至於被一點小事就攪擾地心浮氣躁。

心一旦放開,天地任我們徜徉。

那種天高地闊,那種自在悠遊,可以紓解掉生活大部分苦惱。

慢慢地,人也會呈現出一種安寧與平靜。

02

多年前,內布拉斯加大學教授埃利奧特心臟病發作,住院療養了三個月。

這期間,他做了深刻反思,人要怎麼做,才能不再殫精竭慮,勞心勞神。

最終,他得出兩條結論:

「第一,別為芝麻小事耗力氣;第二,所有事情都是芝麻小事。」

事情的大小是相對的。心小了,小事變大事,心大了,大事也能變小事。

心胸開闊,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心胸狹隘,芝麻綠豆也能把人逼瘋。

媒體人@古典在書里講過一個故事。

職場白領木子在結婚生子後做起了全職媽媽。

從此,她的心裡便全是帶孩子、做家務、收拾衛生……再也看不到其他有意義的事。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她情緒越來越不穩定,一點小事就能把她點爆。

這天,因為與家人的幾句口角,她就當場爆發,氣呼呼地離家出走了。

她氣急敗壞地衝出門,什麼都沒來得及拿,就打電話找閨蜜求助。

電話里,木子從孩子賴床,抱怨到婆婆摳門,從老公不上進,哭訴到自己多難……

閨蜜馬上打斷她,很不滿地說:

「除了這些婆婆媽媽你眼裡沒別的嗎?想當年你可是叱吒風雲的高級設計師!」

是啊,五年前,木子可是業內首屈一指的室內設計師,經手的單子都是百萬起步。

當時不管多忙,她都沒有像現在這樣經不起事。

木子下決心改變,「我不能再被家長里短捆住了,必須讓自己走出去!」

之後她打起精神,克服重重困難,終於重返職場。

當她看見了自己的詩和遠方,眼前的苟且再也不能把她怎麼樣了。

人沒有格局,生活里全是問題,見識上有了高度,生活才不會困於雞毛蒜皮。

就像木子,有了更大的視角,就不會再被小打小鬧絆住腳。

有段話,說得很精闢。

「站在一樓時,我看到的全是樓下的垃圾,而站在三十樓時,見到的都是美景。」

格局大了,煩惱就會縮小成塵埃,風一吹就散了。

在心裡登高望遠,我們就不會再輕易地被情緒左右。

03

作家渡邊淳一講過自己的一段往事。

35歲那年,還是外科大夫的他,就一起治療方案和同事發生激烈的爭執。

他本以自己理由充分,會被無條件支持,可結果卻是被科室全盤否決。

一時間,他羞愧難當又急火攻心,就草率地辭了職,開始進軍文壇。

可開始寫作後,他又因為各種負面評價而焦灼不安。

後來,還是一個朋友的事,徹底點醒了他。

他曾認識一個S醫生,當時一起實習時,經常有人欺負他。

他本以為S醫生肯定受不了,很快就會辭職。

可一別數十年之後,S竟然成了一家醫院的董事,成了醫學界的權威。

仔細了解後,渡邊淳一終於知道了。

S不是沒脾氣,而是不管被領導為難,還是被客戶刁難,他都能容得下。

他有更大的目標,早就立志成為行業內的翹楚。

所以才不會被眼前的瑣碎困擾,能專註下來搞研究。

通過S,渡邊淳一想通了:人不能活得太逼仄,要有更高的追求。

他安靜下來,也開始專註地寫作,終於在數年後,成為日本響噹噹的暢銷書作家。

一枚石榴種子,如果種在花盆裡,它只能長到半米多高,還會因養分供給不足而枯萎。

把它種在缸里,它能長到一米多,但由於空間所限,結出來的果實又澀又苦。

若將它種在庭院中、山野中,它能長四五米高,結出又紅又甜的大石榴。

人也如此,眼界和格局不一樣,最後的結果便不同。

晚唐僧人德誠,乘船野釣,整整一宿都一無所獲。

要是旁人,如此掃興,必是抱怨連連,灰心喪氣。

但德誠卻興緻極高,還寫下了千古名句: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沒有釣到魚,但滿船的月光,卻更令人欣喜。

他沒有糾結那一條條小魚,而是抬頭看到了月亮。原來,對生活的感受,心情的好壞,只在心頭的一念之間。

眼界大開,胸懷放大,人生就沒有那麼多煩惱,或者說,那些煩惱變得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很喜歡作家梁實秋的一句話:

「生存不易,但生活不難。既然於此間活得不耐煩,又不肯自行退休,不免要將心放大些,心大了,才好過得恣意暢快。」

心寬路自通,心闊煩自少。情緒穩不穩,全在心夠不夠寬。

一個人,只有把心撐大,才能抵達真正的平靜喜悅。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