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渴、知味、怡情,經歷過這3個階段,為什麼喝茶越久茶具越少?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最開始喝茶的時候,茶具很多。

特特去逛了一趟茶城。

在那幾家燈火敞亮的店裡,逛了半天,左挑右選,猶豫不決。

最後買回來一大堆的物件。

自動燒水壺和煮茶壺若干;各種尺寸、材質的蓋碗三隻(福州人喜歡三,三代表升官發財,代表生生不息);各種材質、各種形狀的公道杯三隻;不同材質和造型的茶盤兩隻;茶席布一條;茶道六君子一套;茶濾三個;各種材質各種器形的品茗杯若干;各種顏色的茶巾布若干;各種各樣的茶寵若干;還有不同材質的蓋置、花器等等等等.....

滿滿當當裝了一車子,開回家。

又搬了半天,洗了半天,累到腰酸背痛,才得以坐下來泡茶。

那是去茶城之前,專門在家裡搗騰了半天,整理出來的一個空間。

小小的角落,在書房的一隅。

安靜而自在。

淘了兩盞燈,一盞放桌面,一盞落地倚在牆角。光源分別從不同地方來,形成夾角光,互補光,以及,溫馨的室內感。

茶桌用的是一張舊門板,底下請黃玻璃電焊了四隻腳架支撐著。木頭的鈍感,與金屬的冷感,所碰撞,生成的一種工業風。

牆上掛了一幅字,「書法家」老陳寫的,「慎獨」。

在光影迷離之下,這普通的書法,竟然有了

這樣的氛圍,茶還沒開始泡呢,人就已經醉了。

(茶則)

《2》

喝茶三年之後,茶具減了一些,也增了一些。

茶道六君子,只留下實用的茶夾和茶匙,其它的,都束之高閣了。

一直用不上,撂桌子上不但佔位置,還招灰塵惦記,何苦來哉。不如請它們去柜子里休息休息,每天省了清潔它的時間。

茶則倒是買了好幾個。

它便宜,實用,方便,還有裝飾效果,利於出片。

竹根的茶則,有純樸的鄉土感;陶瓷的茶則,有溫潤的玉質感;竹編的茶則,有手工的傳統感;木頭的茶則,有質樸的生態感。

若同時喝幾泡茶的時候,需要鬥茶的時候,幾泡茶同時擺上桌,用茶則來展示,不但觀察茶葉的條形與顏色極為方便,聞香、稱重也極為便利。

最主要茶則還易於清潔,不會藏污納垢,影響喝茶的心情與健康。

相較於茶則的增,六君子的減,茶盤,則是一個「換」字訣。

三年來,至少半年更換一個新茶盤,滿打滿算,已經換掉了六七個茶盤了。

原因無它,蓋因茶盤,它是最容易令人望而生厭的茶桌用品之一。

我們平時坐在桌前泡茶,蓋碗是不太能看得到全貌的——裡面裝著茶,只能看到蓋子。

且蓋碗體積小,直徑多在10厘米左右,在眼睛的視線範圍之內,不佔太大的空間。

不惹眼。

而茶盤,面積大,至少要能容納得下蓋碗與公道杯、品茗杯,在視線里,是大塊的顏色,妥妥的顯眼包。

看久了,自然就膩了。只想換掉它。

至於茶巾,茶席,茶寵,花器這些,大部分,也盡皆束之高閣。

無用,積灰塵,滿滿當當還擁擠不堪,索性,都收了。

給茶桌留下寬敞的空間。

留白,是中國傳統元素里,最精華的部分。

(蓋碗)

《3》

喝茶五年之後,茶桌更乾淨了。

除了茶夾,茶道六君子幾乎全部不見了蹤影。

要叫村姑陳說出六君子倒底有哪些物件,幾乎都回憶不起來了。

茶巾布也扔掉了,福州潮濕,整天處於潮潤狀態的茶巾布,容易滋生細菌與異味,不如,扔掉。

換成隨擦隨扔的紙巾,雖然不那麼環保,但至少衛生了許多。

但茶夾是肯定要留下來的。

每每泡茶之前,燙壺溫杯清潔之際,茶夾便能派上大用場。它們可以代替我們的手,夾起沸水中的蓋碗公道杯與品茗杯,一通燙洗,高溫沸水,清潔乾淨。

並且,茶夾容易用壞,或是用舊,還要多買,並且勤洗勤換,保證衛生乾淨。

除此之外,茶桌上的其它的那些雜物,用不上的,全部被我清理了。

茶夾可以充作茶匙,所以茶匙收起來了;煮茶太麻煩,南方煮茶喝還容易上火,於是煮茶壺也收起來了。

新增的是一台克秤。

喝白茶之後,稱重量成為泡茶必經流程,克秤桌上肯定要備一到兩台;

蓋碗與茶杯,倒是多了無數只。

跟換衣服一樣,天天換著用,天天換著喝,這喝茶的心情,便隨著這日更的茶具,眼見著鮮艷奪目起來。

大茶盤不見了,全是小茶盤,或者只是一條竹蔑小茶席。

蓋碗公道杯品茗杯能擺得上去,就夠了。

閑時院子里采一朵野花野草,拿磕了嘴的公道杯裝了水插起來,隨便往桌角一擺,就是不經意的一處風景。

別緻,野趣橫生。

不再講究那些精緻的茶具與泡茶禮儀了,那都是表演給別人看的,自己喝茶,舒服就好。

簡單,才是快樂。

(克秤稱重)

《4》

喝茶這件事,從來是,大道至簡。

開始是精緻的,精心的,講究的,生怕出錯的。

各種巧妙拿捏。各種規則守著。

越到後來,越是自由散漫。

老茶客就是一根老油條,不被規則所拘,也不被規矩所限,隨心所俗,方得自在。

於是,到了最後,可能連公道杯或者是蓋碗都省了。

秤也省了。

一隻能容那樣的公道杯,一小撮茶葉投進去,沸水泡了,晾涼便喝。

連茶桌可能都撤了。

換一張舒服的矮沙發,一燈一書,躺著,便是自在。

林妹妹說過,我為的是我的心。

心安處,便是身安。

人生單程,何不讓自己,舒服一些?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