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報應」的8個忠告,不論你信不信,都無法改變

何謂因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春耕秋收。

春天你去耕種,這是因;秋天收穫滿滿,這就是果。做了什麼,這是前因;後邊得到什麼,這是結果。因果循環,貫穿了人之一生。

有關「因果報應」的8個忠告,不論你是否相信,都無法改變,這是客觀的規律。

01

人這一生,由無數次「選擇」構成。

高考的時候,你選擇哪一所大學,就會去到哪一座城市,遇到什麼樣的人,碰到什麼樣的機會,進入到什麼樣的單位,跟誰結婚生子......

可以理解為,人生就是一盤棋,上一步怎麼走,決定了這一步怎麼走。這一步怎麼走,決定了下一步怎麼走。如此,構成了整盤棋。

人生如棋,所走的每一步,都要謹小慎微,否則,就會造成「一步錯,步步錯,滿盤皆輸」的悲劇。

02

你的「性格」,決定了所走的道路。

談到選擇,就不得不談到所走的人生道路。你會選擇什麼路,跟什麼有關?毫無疑問,就是你的「性格」。

你是老實人,還是老江湖,所選擇的道路不一樣;你是君子,還是小人,所選擇的道路不一樣;你是內向的人,還是外向的人,所選擇的道路也不一樣。

不論選擇什麼樣的道路,我們都要堅守一個原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適合自己的,盡量敬而遠之。

03

強弱更替,周期循環,皆是變數。

一年有春夏秋冬,人生有生老病死,世間有枯榮興衰。可見,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發展的周期。既有強大的時候,自然就有衰弱的時候。

春天生機勃勃,夏天草木旺盛,秋天悲涼蕭瑟,冬天萬物冰封。從生機勃勃,到萬物冰封,不就是「強弱更替」最好的寫照嗎?

春夏秋冬如此,人生也是如此。對於凡人來說,總有得益的時候,也總有吃虧的時候。風水,終究是輪流轉的。

04

為人謙卑,得道多助,長久之道。

為什麼要強調「周期」?就是為了謀求長久之道。呂蒙正在《破窯賦》中寫道:「時勢不可盡倚,貧窮不可盡欺,世事翻來覆去,須當周而復始。」

再有勢,也不能完全倚靠;再貧窮,也不能看輕自己;再有本事,也不要欺負別人。因為世事翻來覆去,一會一個樣,誰也無法預料。

有錢的時候,就過分狂妄,註定衰敗的時候,會被人群起而攻之。所以說,做人謙卑一點,才能得道者多助,減緩衰敗的速度,讓人生得以長長久久。

05

好人自有安穩日,惡人自有惡人磨。

無數人都抱怨,為什麼老實人無法發家致富,而小人可以投機取巧呢?其實,我們沒必要這樣想,人生需要「風物長宜放眼量」

老實人雖然無法發家致富,但他們安守本分,自然可以過上安安穩穩的生活。而小人到處作惡,到處得罪人,終究會被更奸惡的人拿捏。

別忘了,惡人自有惡人磨。他奸惡,可總有人比他更奸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與其捲入到陰謀算計當中,不如當個普通人,安穩度日。

06

害人終究害自己,廣結善緣最關鍵。

陰謀算計別人,真的就能損人利己嗎?損人,看似會利己,實際上只會害己。別人一旦吃虧,就會拚死一搏,最終兩敗俱傷。

人生在世,沒必要害人害己,而應該「廣結善緣」。只要別人沒有欺負我們,那我們就跟別人保持友善的關係。多個朋友,總比多個敵人要強。

朋友多了,未必可以幫助我們什麼,但一定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矛盾。人生本就困難重重,就不要四處樹敵,給人生添堵了。

07

你的心,就是你的命。

所謂「因隨心動,果隨心結。」我們的內心如何抉擇,就會種下什麼樣的因,最後結出什麼樣的果。也就是說,心,是人生一切因果的根源。

就拿「心境」來說,你認為,衣食無憂的日子已經很不錯了,那你就能喜樂每一天。反之,你認為,衣食無憂還是不夠,那你就會被慾望裹挾,越活越痛苦。

不論是喜樂,還是痛苦,都不是外界賦予我們的,而是內心造成的。所謂「心即是真理,心即是宇宙」便是如此。

08

你的認知,決定了生活質量。

心,是人生之「道」。而認知,是人生之「術」。在調整心境的同時,我們還需要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避免被人割韭菜。

尤其是在商業化的今天,如果我們認知差一點,經驗比較淺薄,就容易被各種套路收割,成為了別人的盤中餐。

要知道,能夠在一秒鐘內看清楚事情真相的人,跟一輩子都無法看清楚事情真相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