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寵壞有10個特徵,爸媽該怎麼做?

孩子有沒有被寵壞是很難界定的,可以通過孩子長大以後有以下6項人格特質:

1.被寵壞的孩子,長大後,不能接受批評;

2.被寵壞的孩子,長大後,比較依賴,依賴父母,依賴別人;

3.被寵壞的孩子,長大後不能獨立生活,生活自理有很大問題;

4.被寵壞的孩子,長大後,容易放棄;

5.被寵壞的孩子,長大後,被寵壞抗壓性比較低;

6.寵壞的孩子,長大後,不主動,認為別人幫他理所當然。

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小心孩子被寵壞的十大特徵:

1.生氣時交換條件才善罷甘休。

2.生活裡面有很多事都要別人幫助做。

3.不懂得分寸,不知道看場合,沒大沒小沒禮貌。

4.沒有3C拿出來就不聽話。

5.不如意就動手打人,打爺爺奶奶,甚至打爸爸媽媽,在學校不敢,在家就很敢。

6.不認錯很愛辯解,都不是他錯。

7.很挑剔,什麼都要別人順著他。

8.很自我,都不管團體裡面有其他人。

9.推卸責任,很被動。

10.不懂感恩,不懂感謝,很不滿足。

觀察下孩子有沒有這些行為,如果有,爸爸媽媽不知道怎麼處理,日久了,孩子性格就形成了。那爸爸媽媽該怎麼做?

1.不要以孩子的意見為意見。一個三歲以上的孩子,他想吃很多東西,想要很多玩具,要培養孩子以家為單位,你可不可以給我呢,可不可以的等我忙完,三歲以上是分水嶺,三歲以上因果關係他會發現,如果是以他為中心的教養,他會發現並要利用。

2.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幫助他,讓他獨立完成,不然會讓孩子發現只要他哭一下就有了,說一下就有了。那個年紀能做的,就要讓他做,爸爸媽媽實在不能狠心讓他自己完成,也要跟他商量,討論。不要馬上幫。才是民主式的教養,才是訓練獨立的開始。爸爸媽媽改變了,孩子才會改變。

3.孩子不能做的事,一定要嚴肅的告訴他。比如打爸爸媽媽,打爺爺奶奶,一定要嚴肅,認真跟他說,絕對不能做。讓孩子認錯。

4.要讓孩子養成說謝謝的習慣,他會說謝謝,是他珍惜的開始,懂得感恩的開始。

5.不要孩子不要輕易達到目標,比如孩子要買戰鬥陀螺,拼圖等,要通過存錢方式買,或者買了這個就不能買另一件東西,或者過很久才能買一次。孩子亂丟東西,跟他很容易得到有關。

6.給孩子做要負責的事。找事情給他負責。如果你的孩子是3歲,那麼有他3歲可以負責的事情;如果是6歲,有他6歲可以負責的事情,如果上小學,有上小學可以負責的事情。

看起來簡單,能抓住細節,孩子會改變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