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世界中,獲得認同感,比取得成就更重要

或許你已為人父母,但應該如何扮演父母的角色?

是否曾對孩子冷漠、斥責、是否忽略他們的感受?

又或許你有什麼童年陰影?

雖然聽起來並不是什麼大事,可能兒時的噩夢至今還影響著你的生活。

關於孩子的話題,與我們息息相關,因為我們曾經都是孩子,大部分人也會有自己的孩子,當bao/力的話題與孩子放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下意識都會認為孩子是被nue/待的對象,事實上,也有的孩子是施/nue/者。

當bao/力事件發生後,傷w者一方沉浸在悲痛中,努力回憶過去生活的細節,將責任歸於自己,或責怪他人(孩子的玩伴,對方的父母等等)因為總要有人對悲劇負責。

經調查最可能導致青少年bao/力的因素,D品和酒精在最前列,它們總是相伴而行,其次是對娛樂產品上/癮。

娛樂產品的內容很重要,孩子的接觸和投入程度更重要,無論是過度沉迷電視,音樂還是遊戲對於娛樂的依賴都會抑制他們的人際交往行為,因為娛樂會取代生活的其他部分,那麼更嚴重的問題也會隨之產生。

在孩子的世界中,獲得認同感,比取得成就更重要。

有些孩子經常改變自己的目標和計劃,對社會抱有不切實際的憧憬,不自律也沒有恆心,甚至很多事都以失敗告終,但區區幾秒的bao/力行為卻獲得同伴的認同,似乎成為了非比尋常不可忽視的英雄。

許多家長,對孩子在物質上十分大方慷慨,但在作為父母的職責上卻過於疏忽和管教,一旦問題發生,第一反應是找個借口或者替罪羊,以掩飾自己的不作為。也很難以一個健康的心態成長,造成性格上的缺陷,甚至成為潛在的危/險分子。

未成年人帶來的危/險不如成年人,但殘/bao程度並不遜色,一些少年罪犯在人生早期就有犯罪記錄,比如15歲未成年s人犯的威利,時常進出拘留所只有的各項犯罪高達2千次,作為未成年人他只被監/禁5年,之後的bao/力行為仍然繼續。

這不僅是危險信號!更有可能是他也需要幫助!

·激勵自己的能力

·遏制沮喪的能力

·推遲滿足感的能力

·調節情緒的能力

·懷有希望的能力

·共情能力

·控制衝動的能力

以上是丹尼爾在《情商》中的表述,有些童年時期就長期處於憤怒情緒的孩子,例如18歲的傑森他s了13歲的妹妹和一名14歲的男孩,還殘忍的ge下了妹妹的雙手和頭部,傑森喜歡收集連環s手的資料,在之前他已經有殘/害動物的行為,這種對家庭的憤怒和對親情的嘲弄,並不是他的心血來潮,而是他這七種能力的缺失。

孩子不單單被bao//力威脅,或許還會成為bao//力的主角.

很多兒童因為被nue/待而選擇離家出走,也有一些選擇留在家裡伺機反撲。在一些s父s母的案件中,很多曾被家長毆/打,侮/辱甚至x侵,麥克經常遭/受父親的毒/打,但他從不反駁,旁人問起他的傷,他敷衍到,跌了一跤不小心磕碰等等,這場漫長的nue/待終於截止了。這個晚上麥克奪走了父親手裡qiang,毫不猶豫地朝父親的腦袋扣動了扳//機,或許在麥克心裡在激勵遭受nue/待,不如被捕入獄過的舒心,雖在被關了起來,但卻從未感到如此安全和自由,所有問題兒童身邊的成年人,沒有誰是無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