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魚可以補腦,但這些魚吃了可能有害

魚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還可以促進寶寶大腦發育,所以在寶寶添加輔食後,魚肉也是不可或缺的食物。

之前有個寶媽諮詢說,是否可以給7個月的寶寶吃超市買來的火鍋魚丸。魚丸雖然有魚肉,但真的不推薦給寶寶吃。

所以今天和大家細細說下,不適合寶寶吃的魚有哪些,避免大家踩雷。

1、魚丸、兒童魚丸

有些成品的魚丸寫著是兒童魚丸,但並不是多了兒童兩個字,就代表適合寶寶吃。

先來看看產品配料(隨機找了一款魚丸),魚肉佔比很低,簡直就是添加劑和調味料堆積起來的,小寶寶吃了,很可能就不喜歡天然原味的食材了,這麼多添加劑和調味料對腎臟代謝也是一種負擔,不僅是寶寶,大人也要少吃。


2、魚罐頭、鹹魚等

參照下面這個圖片可以看到,這類食物在製作的時候,都會添加大量的食鹽和調味料。

中式鹹魚已被列為一級致癌物。有資料顯示,10歲以前給孩子吃鹹魚,孩子成年後患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出3倍。

我們都知道,寶寶一歲內是不建議添加鹽的,就算是1歲以上的寶寶也不推薦吃。

所以給寶寶選擇魚類製品,一定是配料越簡單越好。

如果寶寶喜歡吃魚丸,不妨自己學著做一做,使用魚肉糜、蔬菜沫、澱粉就可以做出健康美味的魚丸了。

除了加工魚肉,有些新鮮魚類也不適合寶寶。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出:方頭魚、鯊魚、旗魚劍魚大眼金槍魚馬林魚、大鯖魚等含汞量較高,不建議給寶寶吃。

汞是什麼?是一種有毒的重金屬,食用後這對寶寶的神經傷害非常大,大人也要盡量避免食用。

好了,避免了這些坑,也要了解下寶寶吃魚吃多少合適呢?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居民膳食寶塔,7-12月齡的寶寶每天需要攝入25-50g的肉禽魚,1歲-5歲每天需要攝入50-75g的肉禽魚。

注意這裡是魚類和其他肉類的總量,也要注意輔食的多樣化,千萬不要寶寶喜歡吃魚,而不吃其他肉類。

最後一問,什麼做法比較好呢?

給寶寶做魚,盡量選擇清蒸、水煮、做成魚糜等方式,不建議油炸、煎烤,還要注意給1歲內的寶寶吃魚,不要放調味品,可以使用生薑、檸檬等一些天然的食材去腥。


總結:給寶寶吃加工的成品魚,一定是配料越簡單越好,含鹽量高的魚類不建議寶寶吃;新鮮魚也要避開重金屬含量高的魚類,這樣才能越吃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