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楊曉:有腎虛的尿床,有脾虛的尿床,也有下焦濕熱的尿床
一般來說,超過三歲的孩子,每個月尿床的次數在兩次以上,而且這兩次都是無意識的,就可以診斷為尿床症。並且,這個孩子很可能是治療過度或者治療不當導致的尿床,屬於肺脾氣虛的類型。另外,咱們其他的小孩子還可能出現腎氣不固以及下焦濕熱的尿床。
一、腎氣不固的尿床是腎的控制力不夠了
中醫認為,「腎司開合,為主水之臟。」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控制水龍頭的開關。
當腎氣充足的時候,這個開關就能控制好。比如,運動過後,身體發熱,會打開毛孔,讓汗液流出。膀胱里尿液多了滿了,感受到尿意,就可以打開開關,排出尿液。即使是晚上睡著了,也能夠關好開關,不走尿。
但如果腎氣不足了,控制力不夠,水龍頭開關就會出故障,不該打開時卻打開了。比如,盜汗的情況,小孩子睡著了,毛孔可能自動打開,汗液就會往外流。又比如,尿床的情況,身體無意識地打開了開關,尿液也會往外流。
腎氣不固的尿床主要是觀察孩子的發育狀況
腎氣不固的小孩通常會有這些癥狀表現:
(1)頭髮又黃又稀。
(2)囟門閉合比較晚,18個月,甚至2歲,囟門摸起來還是軟的。
(3)生長發育比較晚,身高不達標,懂事也可能比較遲。
一般來說,腎氣不固的尿床臨床上是最多的。部分孩子是本來先天稟賦就不足導致的,也有些小孩是後天失養或者長期的慢性疾病,比如慢性的哮喘、慢性的腹瀉等等導致的。
二、下焦濕熱的尿床,濕邪和熱邪泛濫
中醫認為,風寒署濕燥熱(火)是六淫邪氣,侵犯人體的時候,可能導致生病。小焦濕熱的尿床,就是濕邪和熱邪過盛了。
那濕邪和熱邪是從哪裡來的呢?一部分是中焦脾胃的濕熱邪氣往下流動,會侵犯到腎和膀胱。還有一部分的濕邪和熱邪是久坐濕地造成的下焦污染而導致的,也就是說,小孩子可能會坐在一些比較髒的地方,就容易受到濕邪和熱邪的侵犯。
下焦濕熱的尿床主要觀察尿液頻率、顏色……
下焦濕熱的小孩,通常會有這些癥狀表現:
(1)可能伴隨尿頻、尿急、尿痛的情況。每天排尿次數達到10—14次。
(2)小便顏色會偏黃。
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上的兩個癥狀,建議首先去查小便常規,排除一下尿路感染的情況。
三、肺脾氣虛的尿床最終也會導致腎氣不固
從中醫五行理論來說,土能生金,脾虛的時候生不了金,往往就還會有肺虛的表現。其實,小孩子本來臟腑功能不完善,脾肺的功能就偏弱一點。另外,
(1)很多小孩子,由於平時的餵養不當,吃得過多,或者吃多了肥甘厚膩、寒涼的食物,就容易傷脾胃。
(2)或者是小孩子生病以後治療不及時或者治療不當傷及了肺和脾的功能。
(3)或者呢,是遺傳因素。父母本身體質就不好,經常感冒,孩子也體質不好,經常感冒傷脾胃和肺。
脾作為後天之本,吸收轉化以及輸布營養的功能受到影響,那麼腎的功能也可能最終受到影響,腎這個水龍頭的開關就出現故障了。
肺脾氣虛的尿床主要觀察臉色、大便、食慾……
一般來說,肺脾氣虛的孩子,會有這幾大癥狀:
(1)臉色發黃,只鼻尖發黃較輕微,嚴重的是顴骨和耳朵也發黃。
(2)大便不調。經常便干或者拉肚子。
(3)食慾不好。不太愛吃飯,容易營養不良,比較瘦。
(4)反覆感冒。平均一個月一次以上。
四、尿床的調理——補虛補陽或者驅除濕熱
第一類腎氣不固的尿床,調理的思路主要是補陽補虛。可以選擇艾灸。比如,艾灸腎陽和關元穴。
腎陽:肚臍對應在後背的反射區,位於後背正中線上,為督脈上穴位 。
腎陽為本穴,補養缺失的腎陽,而關元為小腸的募穴,小腸主「液」,小腸火足就能促進人體體液的升騰氣化,增加下焦陽氣,固攝小便。
方法:手持艾條,懸灸,距離以孩子感受到微微熱維度,可以把手貼在孩子身上來感受。
時間:孩子10—15分鐘。
第二類中下焦濕熱的尿床,調理的思路主要是清熱利尿,排出濕邪和熱邪。
第三類肺脾氣虛的尿床,調理的思路主要是補脾、益氣和溫陽。
小兒推拿楊曉:有腎虛的尿床,有脾虛的尿床,也有下焦濕熱的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