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話,90%的父母傳達有誤,難怪孩子越學越差

2020年11月19日22:48:05 育兒 1772

老師的話,90%的父母傳達有誤,難怪孩子越學越差 - 天天要聞

最近,一位朋友和我說:特別的焦慮。

我問她焦慮什麼?她說為孩子在幼兒園尿床煩惱。我說尿床不是很正常么?哪個孩子小時候沒有尿過床。朋友說關鍵是老師找到她說讓她在家好好訓一訓孩子。

老師說了以後,朋友特別重視這個事情,多次在家裡和孩子說過尿床這個事情,也教育了孩子許多,包括「提醒孩子午睡前要先去上上廁所,午休時如果要上廁所不要逼著應該及時去上」等等內容。總之,做了不少努力,卻沒有取得滿意的結果,孩子仍尿床了幾次。

朋友問我怎麼辦?

就這問題,我其實挺想和大家聊一聊的。我就在想,作為父母,應該在家怎麼傳達老師的話。據我了解,很多父母在傳達老師話的時候,特別的簡單粗暴,好一些的父母只是重複老師說的話,不注意的父母很可能會將老師的話嚴重化,說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將老師表達的內容添油加醋。

有時候,我們常常將責任推給了老師,真當孩子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總是會覺得老師不會做老師,不該定義自己的孩子,不該這樣那樣。但是我們做父母的好像忽略了我們為人父、為人母的責任,我們的責任到底是什麼?

現在整個國家都在推進家校共育,家校共育的作用是什麼,其實是家長和老師之間要互相配合,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這就要求,當老師在批評孩子甚至出現一些定義化的行為時,父母要承擔起鼓勵和提振的作用。

我記得有個純凈水廣告其實很經典,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和這個廣告很契合的是不少家長是「我們不學著如何做一個家長,我們只是老師言語的搬運工」。

回到這個問題上來,當孩子尿了床,老師批評了他,孩子難道不知道錯了么?知道了,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再一次批評么?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我是孩子,你希望再一次聽到父母的批評么?不啊,我們更希望得到父母的鼓勵,對不對?

如果我們再一次去批評孩子,根本無益於孩子不再尿床,很可能擊穿孩子的心靈,一是產生焦慮心靈,午休時即便沒有尿,也會逼迫自己去上廁所,即便上了廁所,也會在午休的時候因為焦慮而重複性尿床;二是產生自我懷疑,不斷地追問自己為什麼其他同學不尿床,只有自己尿床,進而懷疑自己身體上存在問題,甚至自暴自棄。

說真的,尿床這種事情就像我前面所說,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幾乎都是偶然性事件,既然老師已經批評過了,即便老師絮絮叨叨和你說了很多,不妨「視而不見」,真的呢,回到家,既不要對孩子說教什麼,更不要去鼓勵什麼,權當不知道。當然,有父母說被老師就這個事情說總歸心情上不爽快,其實沒有必要,我們也要體諒下老師,幼兒園四五十個孩子,就那麼兩三個老師,真的很不容易,有時候說兩句很正常的。

尿床這個事情本來就很小,但就這個事情伸展開來說,我突然想起了一個「家長會」的真實案例,具體細節記得不是很清楚,大致和大家分享一下。說的是一個孩子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成績非常的落後,學校召開家長會,孩子在家中特別的忐忑,等待著母親歸來後的「狂風暴雨」。誰知道媽媽回來後,不僅沒有打孩子,還微笑的對孩子說:孩子,雖然你這次考得不好,但老師對你還是很有信心的,說了你的不少優點,又指出了你努力的方向,她相信在你的努力之下一定會慢慢取得優異的成績的。孩子,媽媽也覺得你是可以的,從今天開始,媽媽陪著你一起努力,好么?

媽媽的話,激發了孩子的信心。隨後的時間裡,孩子開始逐步改掉缺點,一點點的進步,一點點的變優秀,最終考上了985高校。

孩子一直深信媽媽給他傳遞的來自老師的信息,他永遠不會知道媽媽用「善意的謊言」欺騙了他。當天的家長會上,老師嚴肅的批評了孩子,甚至還批評了這個媽媽。媽媽原本想回到家對孩子大發一通脾氣、痛揍一頓。但媽媽躲在外面哭泣的時候想了很多,否定了這個想法,媽媽知道如果這樣回去做了,只會讓孩子破罐子破摔,再加上媽媽對孩子是很了解的,知道孩子之所以學的那麼差勁,是玩心太重,所以就換了一種方式來傳達,反而起了奇效。

父母傳達老師意思的方式不一樣,真的決定孩子的當下與未來。

有朋友問我怎麼傳達比較好呢?尊重以下三種原則:

1.原則性問題一定要較真。

但凡老師傳遞過來的涉及原則性問題的內容一定要高度重視,對孩子也要特別的較真。原則性問題的內容主要包括作業和品德上的,比如不做作業的問題。遇到這樣的問題傳達,父母在傳達時也要注意,不要開口閉口總是「你們老師說的」這種第三人稱式的表達,應改為「把某某作業拿給我檢查檢查」這樣第一人稱的表達。人稱的正確使用,本身就是對孩子的一種震撼,這會讓孩子知道你不是不關注他,只是因為忙等原因暫時性的無暇關注,更能引起孩子的警惕心,知道你會查看不敢忽悠和糊弄你。然後呢,父母知道這一問題後,就可以約法三章和定期檢查。和孩子約定如果再有犯錯就必須接受什麼樣的懲戒。

2.批評性話語要有技巧性傳達。

老師願意批評我們的孩子,我們要懷著感恩的心,不要總是焦慮和大發雷霆,這會產生很深的情緒積壓,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情緒爆發。我們作為父母,是成年人,本來就必須承納這樣的壓力。在傳達給孩子時,就必須有選擇性、有技巧性的傳達,不能一股腦兒的直白了當的傳達,很大程度上不能解決問題,並引發孩子對老師的厭惡和反感,甚至讓孩子因為討厭這個老師進而討厭這個老師教授的這門學科。作為父母,首先要解析老師批評話語中表達的關鍵信息,了解孩子究竟在哪一些方面有缺陷或者出現問題,然後有的放矢的進行針對性幫助,鼓勵孩子改正。

3.偶然性問題記在心裡暗暗觀察,可暫時不傳達。

就像前面說的尿床的問題,父母得知老師傳達的信息後,可暗自觀察,看看孩子在家中是否尿床,如果也常有這樣的行為,那就不是去批評指責或者訓練,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幫助。如果也是偶然為之,那就一笑了之。如果孩子向自己反饋這樣的苦惱,不妨打趣一下自己,告訴孩子,自己小的時候也尿過床,不是什麼大問題,孩子心結開了,逐步也就不會計較這個事情了。就像我女兒以前睡覺的時候總要去上個廁所,深怕要尿床。我都開玩笑說沒事兒,爸爸小時候也尿過好幾次床,還被你奶奶打過屁股呢。孩子慢慢的對這個事情不緊張,睡前也就不特意去上廁所,至今也沒有尿過床。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解壓神器」水晶泥,孩子能放心玩么? - 天天要聞

「解壓神器」水晶泥,孩子能放心玩么?

Q彈的手感、鮮艷的配色……近年來,被稱為「解壓神器」的玩具水晶泥備受兒童追捧。但另一方面,水晶泥玩具導致兒童受傷害事件也不時發生。「新華視點」記者採訪了解到,水晶泥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多款產品未對硼元素進行檢測標註。讓孩子心心念念的玩具能放心
中國人口報關注 | 晉中市千人托位數達4.59個 - 天天要聞

中國人口報關注 | 晉中市千人托位數達4.59個

【來源:晉中市衛生健康委員會_衛健要聞】近日,山西省2025年托育服務宣傳月啟動儀式暨托育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晉中市祁縣綜合托育服務中心召開。以祁縣為代表的晉中市各縣(市、區)堅持托幼一體化發展,努力探尋化解嬰幼兒家庭托育難題的經驗方法,打造普
新生寶寶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在病房也可以很幸福呀! - 天天要聞

新生寶寶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在病房也可以很幸福呀!

湖南日報5月29日訊(文字/視頻 全媒體記者 周倜 通訊員 吳清怡 宋宇 劉玉君)「希望我們的小寶貝早日打怪成功,加油」「小勇士,爸爸媽媽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後盾」……今天,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湖南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上演了一幕幕溫馨畫面
第二屆中國母嬰產業母嬰龍標獎將於五端午重磅揭曉 - 天天要聞

第二屆中國母嬰產業母嬰龍標獎將於五端午重磅揭曉

2025第二屆中國母嬰產業母嬰龍標獎將於五端午重磅揭曉據國內母嬰行業資深媒體《母嬰視界》了解,備受業界矚目的中國母嬰產業2025第二屆母嬰龍標獎歷時三個多月的評選,已進入最終評審階段,將於五端午賽龍舟之際重磅揭曉母嬰龍標獎金獎、銀獎、銅獎獲獎名單。2025第二屆中國母嬰產業母嬰龍標獎評選旨在聚焦母嬰家庭全場景的...
孩子說被老師打了,要不要和幼兒園老師溝通? - 天天要聞

孩子說被老師打了,要不要和幼兒園老師溝通?

01昨天早上,孩子上學之前,突然說,她的C老師打她臉了。這一說,家人不淡定了。隊友送孩子上學去了,公公說沒必要找老師,即使打了也正常,太調皮了有時他都想打。婆婆很在意這件事。想當年,隊友在小學時被同學欺負,她去學校打了同學一頓,從此相安無事
感到不順時,這兩樣東西一定要主動丟棄 - 天天要聞

感到不順時,這兩樣東西一定要主動丟棄

生活有時就像一團亂麻,讓人滿心疲憊。明明在工作中拼盡全力,卻始終看不到明顯的進步;明明待人真誠友善,人際關係卻依舊緊張得如同拉滿的弓弦;明明對孩子盡心儘力,孩子卻依舊叛逆得讓人頭疼;明明內心無比堅強,生活的重擔卻依舊壓得人喘不過氣。
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嗎?網友評論_太暖人了 - 天天要聞

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嗎?網友評論_太暖人了

我家那小子,三年級了,數學考試又考了68分。我蹲在教室門口等成績單,手心全是汗。班主任把卷子遞過來的時候,那眼神跟刀子似的。 回家路上,臭小子還蹦蹦跳跳說要去買冰棍。我瞅著他後腦勺翹起來的那撮頭髮,突然想起他三歲那年,非要給我表演倒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