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云:「有諸內,必形於外。」
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往往會在言行舉止、神態相貌上有所體現。
眉頭緊蹙的人,大抵衝動易怒;
慈眉善目的人,多是內心平和。
所以蔡瀾先生一再告誡你我——
「人絕對可以貌相,獐頭鼠目的人,好不到哪裡去,和你談話時偷偷瞄你一眼,心裡不知打什麼壞主意,這些人要避開,愈遠愈好。」
雖說不能以偏概全,但此話也有一定道理。
尤其當你在人世間經歷了歲月洗禮,就會明白,學會「以貌取人」,不僅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

1、目露凶光的人,心術不正
若要識人心,首先要察其神、觀其目。
《相術》有雲,目露凶光,神色陰鷙,舉止乖張者,不可輕信。
一個人眼神凌厲,目光如刀,彷彿能刺穿人心。
即便面帶笑意,也掩不住眼底的寒意。
這樣的人心術不正,千萬不可親近。
古人言:「眼為心之窗,神為心之鏡。」
如果一個人目光閃爍不定,神色間透著一股戾氣,那麼此人多半心懷叵測。
表面的偽裝可以騙人,但眼神卻難以掩飾。
一個人眼神越是兇狠,內心的算計也就越是深沉。
俗話說得好:「狼顧鷹視,非善類也。」
狼回頭時目光兇狠,鷹俯視時眼神銳利,正如那些心懷不軌之人,總是帶著一股陰冷之氣。
和這樣的人打交道,你永遠猜不透他下一步會做什麼,何時會對你下手。
與其整日提心弔膽,擔心被他算計,不如趁早遠離。

2、總是假笑的人,為人不真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最愛虛情假意,臉上永遠掛著假笑。
《禮記》有言,笑不由衷,言不及義,面善心狠者,不可輕信。
一個人表面笑容可掬,言語溫和,彷彿對誰都和和氣氣。
可轉身之後,眼神卻冷若冰霜,言語間儘是算計。
這樣的人,往往為人不真。
孔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虛偽之人,最擅偽裝,表面一套,背後一套。
他們的笑容像是戴在臉上的面具,看似溫暖,實則冰冷。
真正的君子,即使面對不喜之人,也能保持禮貌,但絕不會假意逢迎。
他們的笑容發自內心,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菜根譚》中有言:
「笑裡藏刀,言甜心苦,雖能得一時之利,終難逃眾口之誅。」
那些總是假笑的人,不過是披著羊皮的狼,表面溫順,內藏鋒芒。
乍看之下和藹可親,可一旦揭開偽裝,便原形畢露。
正人君子當以此為戒,趁早與之疏遠。

3、氣場陰冷的人,思想消極
《相術》有言,神色陰鬱,言語低沉,舉止遲緩者,不可深交。
有這麼一類人,總是帶著一股陰冷的氣場,彷彿周圍的光都被他們吸走了。
他們開口便是抱怨,閉口便是嘆息,彷彿生活中沒有一絲光亮。
他們對世界的態度,永遠是消極的,彷彿一切努力都是徒勞。
正如《菜根譚》中所說:「心若冰霜,則萬物皆寒;意若死灰,則萬事皆休。」
心情冰冷時,看什麼都覺得無望;意志消沉時,做什麼都覺得無趣。
看到別人成功,他們只會冷嘲熱諷;遇到自己失敗,他們更是怨天尤人。
如此消極悲觀,就是這類人的通病。
《格言聯璧》中說:
「心若向陽,則無懼黑暗;意若堅定,則無畏風雨。」
積極向上的人,眼裡總有希望,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找到前行的力量。
而氣場陰冷的人,卻總是被負面情緒籠罩,隨時隨地想要把別人也拉入深淵。
與這樣的人交往,註定是「消耗社交」。
只會消磨你的熱情,打擊你的信心,拖累你的腳步,應當趁早遠離。

通過觀察一個人的眼神、笑容和氣場,可以大致判斷出他的內心世界。
目露凶光的人,心術不正;
總是假笑的人,為人不真;
氣場陰冷的人,思想消極。
與這樣的人交往,只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和負能量。
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學會以貌識人,遠離那些心術不正、為人不真、思想消極的人。
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正能量,過上更加幸福、充實的生活。
正如蔡瀾先生所說:
「人絕對可以貌相,獐頭鼠目的人,好不到哪裡去。」
願我們都能學會以貌識人,遠離負能量,擁抱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