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者庫幼兒園」爆火後:如果孩子都活不下去,你還談什麼教育

2024年04月27日19:53:07 育兒 4398

「辛者庫幼兒園」爆火後:如果孩子都活不下去,你還談什麼教育 - 天天要聞

教育的終極目的不是知識,而是生活。

教孩子如何與世界相處,才是父母對一個孩子最大的負責。

作者 | 可樂媽

這幾天,「辛者庫幼兒園」刷爆了網路。

乍一聽,你可能會覺得奇怪:

辛者庫不是古代的後勤機構嗎?跟幼兒園又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這是網友們給江蘇徐州的徐海路幼兒園起的別名,因為辛者庫的人每天都要幹活,而這家幼兒園的孩子也是如此。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點就是,在這裡上學的小朋友,吃的飯都不是從食堂打的,而是由自己親手做的。

這些孩子雖然個頭小小,但干起活來,卻個個動作嫻熟。

有的負責洗碗洗菜,有的負責撿柴生火。

還有的小朋友專門負責切菜。

「辛者庫幼兒園」爆火後:如果孩子都活不下去,你還談什麼教育 - 天天要聞

最後,再由戴著套袖、穿著圍裙、頭頂廚師帽的小朋友下鍋翻炒。

「辛者庫幼兒園」爆火後:如果孩子都活不下去,你還談什麼教育 - 天天要聞

不一會兒,一道道美味佳肴就上桌了。

「辛者庫幼兒園」爆火後:如果孩子都活不下去,你還談什麼教育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這裡的小朋友還會揉面、揪劑子。

「辛者庫幼兒園」爆火後:如果孩子都活不下去,你還談什麼教育 - 天天要聞

再看看他們殺魚、清理鱗片的樣子,簡直比大人還要老練。

包包子、蒸饅頭、攤煎餅果子之類的更是不在話下。

難怪有網友調侃稱:「這裡是幼兒職業培訓學校,6歲畢業即有3年工作經驗。」

坦白說,作為一位媽媽,我很贊同「辛者庫幼兒園」的教育理念。

因為就像演講家徐望華老師說:

「如果一個孩子缺乏獨立生存和自理自立能力,缺乏生存困境的磨礪,就很難成為生活的強者。」

教育孩子時,不少家長總把重心放在學業上。

但如果一個孩子連「活下去」的能力都沒有,不會生活,更無法自力更生,又談何教育呢?

「辛者庫幼兒園」爆火後:如果孩子都活不下去,你還談什麼教育 - 天天要聞

缺乏生存能力的孩子

正在經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之前,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湖北一位媽媽,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條消息:

「誠心為上大一的女兒找一位能照顧她生活起居的保姆……工作內容:洗衣做飯,收拾房間衛生,照顧日常。」

「辛者庫幼兒園」爆火後:如果孩子都活不下去,你還談什麼教育 - 天天要聞

據這位媽媽說,自己和丈夫平時很忙,女兒從小嬌生慣養,從來沒動手做過家務。

在女兒剛上大學時,自己是學校、家裡兩頭跑,最近實在是忙不過來了,才在朋友圈裡招聘保姆。

我可以理解這位媽媽的愛女心切,不想讓孩子受生活的苦。

但我也不禁想問:

人生無常,誰又能保證一輩子都做孩子的庇護所?一旦遇到突髮狀況,這樣的孩子又該如何靠自己的雙手生存下去?

還記得那個在大潤發打了32天地鋪的店長嗎?

疫情期間,上海大潤發南匯店的店長王忠魁先生因為一個小小的烏龍,他的私人號碼被當成了物資緊急熱線被傳播了出去。

就這樣,他接到了不少求助電話,王店長說:

「一些00後或者剛工作的年輕人,在電話里告訴我,因為平時沒有做飯的習慣,家裡連鍋都沒有,肉啊蔬菜啊,對他沒有意義。

他什麼菜都不要,就要泡麵餅乾,再配點水果。」

「辛者庫幼兒園」爆火後:如果孩子都活不下去,你還談什麼教育 - 天天要聞

在疫情中,像這樣手裡有肉有菜卻依舊為「溫飽」發愁的孩子,並非個例。

有位被封控在浦東的年輕人無奈自曝,短短三天,因不會做飯,自己和朋友在家「成功」燒糊了兩個鍋。

而我身邊也有這樣的案例:

當時,朋友江江和老公不幸中招,只得去醫院隔離。

動身之前,兩人給兒子採購了滿滿一冰箱食材,可沒過幾天,我卻還是在朋友圈刷到了江江夫妻倆的求助信息,想讓人去給他家孩子送飯。

一問才知道:

他們已經上高中的孩子,竟然連一道炒雞蛋都做不好,還差點把房子點著了。

想想真是覺得又魔幻又可悲。

很多孩子,明明四肢健全,聰明伶俐,卻沒有絲毫動手能力,也不會自己照顧自己。

這樣的他們,一旦父母不在身邊,就成了健全的廢人,連活下去都成了問題。

「辛者庫幼兒園」爆火後:如果孩子都活不下去,你還談什麼教育 - 天天要聞

沒有煙火氣的孩子

成績再優秀也是枉然

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毒笑小說》中,有一篇名為《新郎人偶》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從小就被母親當成家族繼承人來培養。

不用幹活,也無需勞動,每天只要好好學習就夠了。

長大後,他成了一個很優秀的人。

然而,在婚禮當天,這個主人公卻因想去衛生間但又不知道該何時以何種方式去,也無法向母親請教而出醜,最終貽笑大方。

從這個故事裡,我們也能看到不少父母的影子:

總是在教育孩子要好好學習,卻從未告訴過孩子該如何生活。

教育專家孫雲曉向父母呼籲:

「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要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只有生活能力提高了以後,他才能適應社會。」

如果因一時的分數和成績而忽略了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哪怕孩子再優秀,教育的果實仍是苦澀的。

比如那個三次考上清北卻只能無奈退學的學霸張非。

「辛者庫幼兒園」爆火後:如果孩子都活不下去,你還談什麼教育 - 天天要聞

在央視節目《實話實話》里,他的母親哭訴道:

「大家只關注我兒子智商高,考分高,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我兒子不會與人相處,缺乏自理能力,不知道心疼父母,情商幾乎為零。」

二十幾歲的大小夥子,不懂得照顧自己,更不會做家務。

有臟衣服就塞在桶里,最後塞得太滿拔都拔不出來。

但據張非回憶,自己之所以變成今天這樣,其實是母親一手造就的。

小的時候,母親就不願意讓他幹家務活,即使自己幹完了,媽媽也會偷偷自己再干一遍。久而久之,張非也就不願意再做這樣的無用功了。

還有那個讀到博士卻回家啃老的李明亮。

他曾是當地有名的學霸,考上了985大學,後來,還獲得了留校讀博、工作的機會。

然而,就在所有人等他學成歸來的時候,他卻因吃不了苦放棄了讀了九年的博,選擇回家啃老,吃喝用度全靠年邁的父母。

原來,李明亮從小成績優異,父母見狀便什麼都不讓他干。

沒想到,最終卻把孩子養成了一個只會讀書,無法謀生的「廢人」。

唐江澎校長說過:

「孩子沒有分數,過不了今天的高考;但若只有分數,恐怕也贏不了未來的大考。」

做飯意味著生存,家務意味著自理。

這些稀疏平常的小事,卻是一個孩子未來賴以生存的必需。

而一個從小被父母包辦一切,始終無法獨立的孩子,註定是經不住社會的考驗的。

「辛者庫幼兒園」爆火後:如果孩子都活不下去,你還談什麼教育 - 天天要聞

教孩子自力更生

才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負責

好的教育,從來不是讓孩子泡在蜜罐里,而是儘早讓他們認清生活的真相。

這樣即使有一天,我們不在孩子身旁了,他們也依舊可以填飽肚子,善待自己,頑強而從容地走下去。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小花的味增湯》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媽媽千惠在得知自己患上癌症後,一遍遍拷問自己,在自己僅剩的日子裡要給年幼的女兒留下些什麼呢?

思來想去,千惠決定教會女兒做飯、做家務,認真過好每一天。

她告訴四歲的小花:

「一定要學會做味增湯哦,只要會做味增湯,就算媽媽不在你身邊,也一定可以活下去。」

「辛者庫幼兒園」爆火後:如果孩子都活不下去,你還談什麼教育 - 天天要聞

最終,懂事的小花不僅學會了謀生,還在媽媽去世後,用溫暖的飯菜重燃了爸爸對生活的熱情。

在不確定的時代里,我們更要讓孩子學會獨立,學會生活。

能夠自力更生,才是父母對一個孩子最大的負責。

還是在疫情期間,與那些毫無生存技能的孩子不同,另外一些孩子一動手就贏了:

有個叫「胖胖小魚」的寶藏男孩,年紀不大,卻已經會給家人拉涼皮、腌辣白菜、做蒜蓉大蝦……

「辛者庫幼兒園」爆火後:如果孩子都活不下去,你還談什麼教育 - 天天要聞

胖胖小魚的媽媽說,小魚5歲時,自己就開始讓他學著洗菜,又過了幾年,小魚便可以穿著圍裙拿起刀具做菜了。

還有一個8歲的江蘇小男孩,他雖然先天有缺陷,只有一隻胳膊。

但干起活來,卻手法嫻熟。

他每天都會做好飯,切好水果,送到生病的家人房間門口。

動物世界中,老鷹為了讓雛鷹學會飛翔,會將雛鷹帶到懸崖邊,讓孩子墜入深淵。

而雛鷹為了求生,便會拚命煽動翅膀,最終學會展翅翱翔。

人,也應當如此。

狠狠心,放開手,從小教孩子獨立,就從讓孩子做一頓飯菜,洗一件衣服開始。

作家周國平有句話說得特別好:

「真愛孩子就應該從長計議,使孩子離得開父母,離了父母仍有能力生活得好,這乃是常識。」

作為父母,我們比孩子先來到這個世界上,註定無法陪孩子走完一生。

但我們卻可以未雨綢繆,教孩子如何與世界相處。

讓他們在這個溫柔與殘酷並存的社會,長出羽翼,憑藉自己的本事攻克生存和生活的難題。

「辛者庫幼兒園」爆火後:如果孩子都活不下去,你還談什麼教育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家賀嶺峰在一次演講中指出:

「如今的我們,誰都不知道孩子將來要面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用我們的價值觀去判斷未來是什麼樣的,這是特別可怕的一件事。

所以,在教育這件事上,父母應該要站在將來,看孩子的今天。」

深以為然。

教育最大的謊言,就是讓孩子只用讀書學習,其他的什麼都不用管。

而教育最大的悲哀,就是當變化來臨後,我們的孩子真的除了考試和做題外,其他的什麼都不會。

生活,才是檢驗一個孩子的最終標準。

這個世界自會獎勵那些獨立、懂得應變、生存技能滿分的孩子。

所以,如果你愛孩子,就讓他從今天開始,學著做一道菜,學著整理房間,學著自己清洗衣服……

這是為人父母的使命,也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成功。

點個「贊吧」,教孩子在瞬息萬變的時代,好好活下去。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14年過去了,當初60歲高齡試管生下雙胞胎女兒的夫婦,現在怎樣了 - 天天要聞

14年過去了,當初60歲高齡試管生下雙胞胎女兒的夫婦,現在怎樣了

有人說,高齡生育,就像是摸著石頭過河。你不知道河的對岸,等待自己的是什麼,也不知道一腳踩下去,會遭遇怎樣的洶湧湍急。這一切,就像是開盲盒一樣,充滿無限未知。其實,自從二胎、三胎相繼開放之後,湧現了一批要娃大軍,在這其中,有一個特殊群體,那就是高齡產婦。
寶寶一歲生日祝福語 - 天天要聞

寶寶一歲生日祝福語

喜歡本文章的寶子們,記的先關注點贊評論和收藏,你們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寶寶,1歲了,生日快樂哦。願你的每一天都如畫一樣的美麗!生日快樂!」在中國,生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人們會送上祝福和禮物,在生日的時候,我們需要用祝福語去為我們重要的人送好美好的愛意。
做試管嬰兒會讓女性衰老得快?並不會,但做試管前的確需做好5事 - 天天要聞

做試管嬰兒會讓女性衰老得快?並不會,但做試管前的確需做好5事

  對於女性來講,生孩子是一件特別神聖而偉大的事情,但這種體驗並不是任何女性都能輕鬆獲得,有的女性因為身體先天性不足或者疾病的原因而無法順利受孕。  好在現目前的醫療技術已經非常發達,不能正常受孕,子宮尚且完好的女性可以通過試管嬰兒的方式來讓女性順利的懷上寶寶,經歷十月懷胎。  不過,也有的女性在做...
月子里的禁果,我們為何選擇追隨內心的聲音? - 天天要聞

月子里的禁果,我們為何選擇追隨內心的聲音?

在生命的每個轉角,總有那些意想不到的瞬間,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選擇和生活。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關於坐月子期間的小故事,或許能夠給你帶來一些新的思考。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我們迎來了家庭的新成員。那一刻,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初為人母的喜悅和自豪。
二胎媽媽質疑公司剋扣生育津貼:雙方達成調解,公司再支付產假工資等1萬餘元 - 天天要聞

二胎媽媽質疑公司剋扣生育津貼:雙方達成調解,公司再支付產假工資等1萬餘元

四川樂山的胡女士去年11月生育二胎孩子後,當地醫保部門核發其生育津貼為3萬多元,但產假期間公司只給她發了1萬多元產假工資。她百思不得其解,「生育津貼到底是發給公司還是個人?」為此,她質疑公司剋扣了自己的生育津貼,認為公司在扣除已發放的產假工資後,應將剩餘生育津貼全部返還自己。但公司方表示,如果工資正常全...
好有趣!孩子一日校園生活「大揭秘」 - 天天要聞

好有趣!孩子一日校園生活「大揭秘」

為進一步增強家長與學校、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構建家校協同共育的良好氛圍,5月10日,延長路東部幼兒園開展了家長半日督學活動,邀請家長們走進幼兒園、走進班級,進一步了解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設計與組織的豐富多樣性,交流觀摩感受與建議,從而更好落實家園共育,共同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當天一早,伴隨著活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