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反省了,別再繼續錯下去了

2024年01月07日21:05:09 育兒 1254

孩子的自信與自卑,對孩子的成長會產生完全不同的作用。

自信的孩子,生活中總是充滿積極因素,他能夠看到世界的美好,能夠體會生活的樂趣。

而自卑的孩子,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缺點、不足,嚴重的心理壓力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非常不利於個人成長。

所以,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自信的孩子,但是很耐人尋味的是,不少的家長的做法與思想完全是「相悖」的,甚至親手將一個健康的孩子變成自卑的孩子。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反省了,別再繼續錯下去了 - 天天要聞

我親眼目睹了一個孩子變自卑的過程:原本的天驕之子,也因此而隕落

鑫鑫和我們家孩子是同學,因為都在同一個小區住,所以他們之間的關係也挺不錯,而我也因此對鑫鑫更為了解一些,他是個很活潑開朗的孩子,學習成績也很好。

不過,到了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越發的發現我們家孩子和鑫鑫的來往少了,當時我也沒在意,但是有一次我碰到鑫鑫的時候,發現他明顯變了,變得內向寡言,變得敏感怯弱。

我以為鑫鑫是有什麼不開心的事,便像早先一樣開玩笑似的和他打招呼,但是他並不像以前那般熱情的回應,而是不咸不淡的回應了一聲,聲音小的可能他自己都聽不清。

對於這種情況,我雖說不是那麼在意,但是心中不免有一丁點的好奇。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反省了,別再繼續錯下去了 - 天天要聞

回家之後,我就旁敲側擊的向孩子問起了鑫鑫的事,而孩子表示,鑫鑫和以前確實不一樣了,因為他的父母對他的愛變了。

原來,鑫鑫在上了3年級之後,成績出現了波動,這其實很正常,由於3年級的知識體系和課程結構都發生了變化,孩子一時間沒適應也是很常見的。

但是,鑫鑫的父母卻認為鑫鑫「墮怠」了,為了激起孩子的鬥志,開始了一些「語言攻勢」。

比如他的父母經常拿鑫鑫和我們家孩子比,因為我們家孩子的成績一直都很好,三年級也沒有出現波動。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反省了,別再繼續錯下去了 - 天天要聞

比如他考試99分滿心歡喜回家告訴媽媽的時候,媽媽卻看不到99分的努力,卻只看到了1分的丟分,從而說鑫鑫「馬虎」、「這都不會」、「做的時候咋想的?」……

結果,父母的「激勵」讓孩子逐漸的產生了極大的無力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覺得自己誰都不如,從而產生了極為嚴重的自卑心理,開始變得敏感、怯懦。

原本,鑫鑫是一個開朗活潑的孩子,也是個學習的好苗子,但卻因為父母的錯誤「激勵」,讓原本的「天之驕子」就此隕落。孩子自卑還是自信,關鍵在於家庭教育方式。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反省了,別再繼續錯下去了 - 天天要聞

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

你該反省了,別再繼續錯下去了

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幾乎是決定性的,孩子的優秀與否,都在於父母的教育是否正確。那些自卑的孩子,多是因為父母採用的教育方式不當導致的。

1)使用錯誤的激勵方式

很多家長在激勵孩子的時候,會使用「打擊」的方式,比如孩子考得很好,但是沒有滿分,父母就會採用打擊的方式,希望孩子下次考的更好。

但是,孩子在被打擊之後,卻會對自己產生質疑,認為自己的成績是「不堪」的,從而心情降到冰點,甚至對學習產生厭倦,自暴自棄。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反省了,別再繼續錯下去了 - 天天要聞

2)對孩子的成就視而不見

孩子在做出成就的時候,有些家長往往視而不見,其原因主要是擔心孩子「驕傲」。

但實際上,當孩子的很多成就得不到肯定的時候,孩子就會認為自己能力很差,無論多麼努力都無法變得出色。

3)讓孩子永遠低於人下

「別人家的孩子」是不少人的童年陰影,但即便如此,還有很多家長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

並且,在對比的時候往往是挑出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比。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反省了,別再繼續錯下去了 - 天天要聞

比如孩子成績不如張三、勤奮不如李四、機靈不如王五、禮貌不如趙六,從而讓孩子產生自己「一無是處」的錯覺。

但實際上,這只是家長為了「激勵」孩子,不讓孩子驕傲,所以,才用別人家孩子的優點來打擊自家孩子,以此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反省了,別再繼續錯下去了 - 天天要聞

想培養陽光自信的孩子,父母請做好這幾點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讓孩子自信起來吧!

自信的孩子,才會擁有幸福的童年,而童年的回憶,或將溫暖孩子一生。

所以,作為家長應該減少孩子的自卑,增加孩子的自信,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健康成長。

①學會利用「翁格瑪麗效應

家長在平時,應該經常對孩子表達自己的期望結果,給孩子身上貼上積極的「標籤」,告訴孩子「你很棒」、「你很優秀」、「你很勇敢」,孩子在收到積極的信息之後,心理受到了暗示,便會向著家長所說的結果而努力。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反省了,別再繼續錯下去了 - 天天要聞

②及時肯定孩子的成就

當孩子做出某些成就的時候,家長應該及時的去肯定孩子的成就,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實力。

這既是一種讓孩子實現正確自我認知的行為,也是一種讓孩子產生積極心態的行為,孩子將會變得更加積極自信,讓自身的潛力得到開發。

③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當孩子擁有足夠安全感的時候,才會「放心的去闖」,從而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更容易產生「克服」的心理。

孩子變自卑,父母或許是「元兇」,你該反省了,別再繼續錯下去了 - 天天要聞

而不是「逃避」的心理,才會將注意力放在前進的道路上,從而變得更加自信,而不是整日的擔驚受怕、疑神疑鬼。

寫在最後

沒有哪個孩子生來就是自卑胚的,所以當家長準備責備孩子「不爭氣」的時候,回頭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變得自卑,到底是誰讓孩子變得如此自卑的,當你想清楚這一點的時候,相信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侵權立刪)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孩子不看電子產品,為什麼近視了? - 天天要聞

孩子不看電子產品,為什麼近視了?

在美麗的彩虹小鎮上,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叫樂樂。樂樂有一雙大大的眼睛,明亮又閃爍,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可是最近,樂樂卻有了一個大煩惱。她發現看遠處的東西越來越模糊了,有時候連小夥伴們在遠處向她招手都看不清楚。樂樂的媽媽趕緊帶著她去看醫生,結
孩子愛「頂嘴」?很多父母不知道這可能是件好事! - 天天要聞

孩子愛「頂嘴」?很多父母不知道這可能是件好事!

丨本文作者:汪曉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碩士「吃點西蘭花,不能挑食。」「我不要!西蘭花有股怪味道!」「我說過的,寫完作業才能玩ipad!」「為什麼弟弟可以玩ipad,我不行?」「吃飯別玩手機!」「爸爸也在刷視頻,為什麼你不管他就管我?」「你吃的太少了,多吃點肉,正長身體呢!」「我的事情你別管,胖了會被同學...
紅花渠畔「趣味遊戲」解鎖科學育兒新圖景 - 天天要聞

紅花渠畔「趣味遊戲」解鎖科學育兒新圖景

為使轄區更多孩子深入了解紅花渠的悠久歷史,同時秉持「文明健康素養從娃娃抓起」的理念,5月23日下午,興慶區衛生健康局聯合勝利街祥和社區,組織轄區眾多家庭齊聚紅花渠適兒化改造點,開展「童趣紅花渠——花兒朵朵健康行」主題健康教育活動。以古渠歷史為底色,將健康知識具象化為趣味關卡,通過沉浸式遊戲體驗提升家庭...
【科普營養】為什麼有人天生吃不胖?Nature子刊:關鍵在父母受孕季節!這個時節出生的人棕色脂肪更多,BMI更低,且內臟脂肪更少 - 天天要聞

【科普營養】為什麼有人天生吃不胖?Nature子刊:關鍵在父母受孕季節!這個時節出生的人棕色脂肪更多,BMI更低,且內臟脂肪更少

文章來源:梅斯醫學 撰文:木白已授權《臨床營養網》轉載有沒有這樣一種朋友,明明和你一起點了外賣、擼了串、吃了甜點,結果人家依舊腰細腿長、毫無贅肉;而你呢?只是多喝了兩口奶茶,體重秤就響起了警報。我們辛苦計算熱量、翻著食譜做低脂餐,他們卻能在火鍋前一通猛炫,依舊身形輕盈如燕。難道這是命運的不公?其實答...
親戚一個逗娃動作把孩子送重症監護!醫生:影響智力!父母崩潰 - 天天要聞

親戚一個逗娃動作把孩子送重症監護!醫生:影響智力!父母崩潰

文|菁媽很多無知的大人特別喜歡逗孩子!有時候會讓孩子羞愧難當比如讓孩子當面跳舞,孩子不願意就在旁邊說孩子小氣,出不了眾。有時候會在孩子心裡留下陰影比如孩子在老家的戶外洗澡,洗完澡沒穿衣服的時候,親戚就逗孩子,這個小雞雞能給我嗎?我用糖跟你換
兒子上班拿到第一個月工資,背著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 天天要聞

兒子上班拿到第一個月工資,背著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文:王姐 素材:於悅悅(聲明:作者用第一人稱寫故事,故事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請理性閱讀!)我叫於悅悅,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家庭,是土生土長的城市人。我的父母都是老師,從小我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後來一路順利的考上大學,大學畢業後,留在了省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