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新生了一個女寶寶,大家稀罕的緊,一轉眼,寶寶4個多月了,一見人就笑,也越來越可愛了,每天出來都有一幫老阿姨搶著抱,只可惜,經常抱著抱著,小傢伙就吐奶,還經常放屁,次數多了,這些老阿姨們也挺心疼,仔細看了,發現小傢伙肚子鼓鼓的,應該是脹氣了。
老阿姨們非常不解,怎麼都四個多月了還總是脹氣吐奶?
直到有一天看到小新泡著一瓶全是泡泡的奶粉給小傢伙喝……
泡奶粉很簡單?
沒想到,簡單的3步,很多人卻做錯了。
很多人都覺得泡奶粉是比較簡單的,放奶粉、放水,攪拌均勻就行。
但是,泡奶粉雖然只有簡單的3步,卻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作為過來人,我來分享一下正確的泡奶粉方法。
第一步,準備工作
泡奶粉之前,先要做好一些準備工作。
首先,用洗手液或肥皂把自己的雙手洗乾淨,當然最好是在流動的水裡洗。
然後,準備好泡奶粉需要的工具,比如說消毒好的奶瓶,奶粉,熱水等。
在這裡要注意泡奶粉時的水溫。
因為泡奶粉的時候如果水溫太低,奶粉就不能充分溶解,寶寶吃到肚子里就不好消化和吸收,這個無疑是增加了寶寶腸胃的負擔。
而且,水溫不夠泡出來的奶粉,寶寶喝了之後還容易拉肚肚。
但是水溫太高也不好,因為水太熱了會破壞奶粉中的營養物質。
比如,有些奶粉額外添加了益生菌,但益生菌對於水溫是比較有要求的,只要超過一定的水溫,這些益生菌就會失去活性,也就相當於失效了。
而且水溫太高,泡好奶粉之後還要等晾涼才可以給寶寶喝。
對泡奶粉之前一定要了解寶寶喝的那一款奶粉需要的水溫是多少。
畢竟不同的奶粉品牌之間,水溫差距也可以比較大,有一些要求40度,有一些要求70度,泡奶粉前一定要搞清楚。
當然了,都說花錢買方便,這話一點也不錯,家裡有小寶寶的,非常建議買一個恆溫水壺,設定好溫度之後隨時都有合適的熱水用了。
第二步,沖奶粉。
這一步就是把水和奶粉都放到奶瓶中,然後攪拌均勻。
▶️但是在先放水還是先放奶粉這個問題,很多新手媽媽都搞不明白。
正確的答案是先放水!
因為先放水才能得到正確的奶粉比例,如果先放奶粉,其實濃度是比先放水要濃的。
但是我們給寶寶泡奶粉最好嚴格按照比例。
因為水太多了,寶寶就喝不到本應需要的奶粉的量,畢竟寶寶的胃容量就那麼一點,長期喝濃度不夠的奶粉,寶寶可能會因為長期得不到足夠的營養而營養不良。
但如果水太少了,奶粉的濃度太高,寶寶的腸胃根本就負擔不了那麼多,長時間這樣會容易導致寶寶腸胃負擔加大,而且,高濃度的奶粉,也容易導致寶寶上火、便秘等情況。
因此,我們在沖奶粉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先加水。
▶️另外,如何攪拌也是一個問題。
正常來說,把水和奶粉按比例放到奶瓶里之後蓋上蓋子,把奶粉"攪拌均勻"即可。
但是我們攪拌的時候也是講究技巧的,千萬要避免上下左右用力搖晃奶瓶,這樣的話,均勻是夠均勻了,但是奶粉中會有很多氣泡。
寶寶喝了奶之後就容易脹氣,從而出現吐奶,放屁等情況。
正確的攪拌方法是:把奶瓶放在兩手的手心裡,然後來回搓,直到奶粉溶解。
這個步驟就算完成了。
第三步,試溫。
奶粉泡好之後,不要馬上給寶寶喝,先在自己的手腕內側滴上1-2滴奶。
這樣做的作用有③點:
①感受奶粉的溫度,因為手腕內側皮很薄,對於溫度比較敏感,如果感覺奶粉暖暖的,那寶寶喝的時候也剛合適,如果感覺燙,那就要先涼一下了。
②檢查奶瓶蓋蓋好沒有,在手腕上滴奶時,如果是正常流出來,說明奶瓶蓋已經蓋好了,這樣就能避免因為奶瓶蓋沒蓋好,寶寶喝奶時會在瓶口漏奶。
③還能檢查奶速,在手腕上滴奶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順便檢查一下奶水流出來的速度,因為速度太慢,寶寶很難喝上奶,但速度太快,寶寶又容易嗆奶。
只要看到奶瓶倒立起來的時候,一秒鐘能夠流出2滴奶就合適了。
當發現奶速不對時,我們可以及時給寶寶換上合適大小的奶嘴,控制好奶速,寶寶也就不會嗆奶,更不會因為出奶量太少而拒絕吃奶。
當③個方面都檢查好之後,就可以把奶奶拿給寶寶喝了,為了避免寶寶在喝奶瓶的時候吸入過多的空氣,要保持正確的喝奶姿勢,也要避免奶嘴中有空氣。
泡奶粉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如果沒做對的話,會非常影響奶粉的效果,還會影響寶寶身體健康,爸爸媽媽可別做錯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