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它高聳於藝術群山的高峰,是明代四大奇書之一,被魯迅譽為:「魁傑」、「巨制」。尤其是導演楊潔將《西遊記》搬上熒屏之後,《西遊記》更是婦孺皆知、享譽中外。
儘管86版的《西遊記》在楊潔的改動之下,和原著有著諸多不同之處,但大多改動都是恰到好處。

好比孫悟空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之後無法動彈,只能露出腦袋和一隻手。由於孫悟空攪擾蟠桃會又偷吃了金丹,犯下彌天大罪的他需要接受鎮壓500年的刑罰。就在孫悟空孤單寂寞地看著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再從西邊落下時,忽然有一天,一個騎著水牛的牧童闖進了孫悟空的視線之中。
這位送桃的牧童到底是誰,他究竟是凡人還是神仙?
一、疑點重重
如果說牧童是凡人的話,他又是怎麼闖入五行山,好似輕車熟路一般來到山下,然後掏出一個鮮美的桃子餵給孫悟空吃的?
要知道的是,五行山又叫做兩界山,一邊是大唐的南瞻部洲,另一邊是群魔亂舞的西牛賀洲。那時唐僧剛剛從南瞻部洲走進西牛賀洲就遭遇了諸多妖魔鬼怪,身邊的隨從盡數被妖怪吞吃。
可小牧童好似天不怕地不怕一般,竟敢徑直來到五行山,還探望了壓在這裡的孫悟空。
如果小牧童真是凡人,那他可真是「膽大包天」。不過這樣的凡人牧童卻不可能存在。

首先,五行山並不是尋常之地,是如來佛祖當年鎮壓孫悟空的法場。尤其是五行山山頭的六字真言符咒更是非同小可,若沒了這個符咒,孫悟空很快就會從山下逃脫,屆時三界又有一場浩劫。
其次,如來當年降服了孫悟空之後,他不但念動了咒語在五行山周圍布下了結界,還喊來了四值功曹、五方揭諦、六甲六丁以及一十八位護教伽藍配合土地公、山神在這監管,不允許任何人靠近這裡一步。
既然如此,牧童又是如何穿越過重重障礙,還瞞過了如來以及天庭,來到了孫悟空的身邊?
答案只有一個,即牧童並非凡人,而是一個擁有高強法術的大能者。
二、一位大能者
放眼三界,有誰敢私自探望孫悟空?
先看孫悟空的幾位結拜兄弟,他們就是以牛魔王為首的六大聖。六大聖早年對孫悟空的威名如雷貫耳,於是遠赴花果山和孫悟空結為了兄弟。

遺憾的是,牛魔王為首的六個兄弟都是孫悟空的酒肉朋友,在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六大聖早就腳底抹油、溜之大吉了,又怎會冒著生命危險前來探望孫悟空。
莫非是花果山的幾隻老猴,在得知了孫悟空的遭遇之後這才化身牧童千里送桃?這樣的說法也不成立,花果山老猴的法術尚在孫悟空之下,此時此刻的群猴也在天庭的圍剿之下死傷無數,只能躲在水簾洞的鐵板橋下苟延殘喘,自身難保的他們又怎麼可能顧及得到五行山下的孫悟空?
除此之外,誰對孫悟空頗為關心,但又礙於一些事情,只能化身為小牧童前來探望?關於這一個問題,孫悟空起初不懂,直到成佛之後才恍然大悟。
三、孫悟空成佛
在歷經了14年的風霜雪雨之後,孫悟空成功地將唐僧送進了雷音寺,完成了西天取經大業。此時的孫悟空可謂是功德圓滿,只因他不但磨去了滿身的稜角,還在取經路上打死了六耳獼猴,去除了二心。
鑒於此,如來佛祖封孫悟空為靈山的斗戰勝佛,孫悟空也成了唐僧徒弟當中唯一一個成佛之人。

孫悟空成佛後,繼續跟著如來在雷音寺修行。一日,孫悟空打坐入定之後靈台一片清明,飄飄渺渺之間突然靈光一閃,當年給自己送桃的那位牧童,不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菩提祖師么?
這樣的說法還是有一點依據的。
首先,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三界之內唯有菩提祖師願意探望這位愛徒,只因孫悟空是一個難得一見的修鍊奇才,菩提祖師對他極其疼愛。儘管孫悟空後來忘了初心又闖下了大禍,但菩提祖師依舊暗中關注孫悟空的一舉一動,在得知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之後,菩提祖師心如刀割,但還是動了惻隱之心。
這樣看來,菩提祖師是有前往五行山看望孫悟空的「作案動機」。

其次,如來的法術非同小可,而能夠穿過如來結界,神不知鬼不覺走進方寸山的大能者屈指可數。反觀菩提祖師,他精通釋儒道,在方寸山講道的時候能雷霆動九天而不被玉帝發覺。
以菩提祖師超凡入聖的法術修為,他穿越如來的結界又瞞過土地、山神等人可謂是輕而易舉。
還值得一提的是,孫悟空在方寸山修行的時候,時常爬到爛桃山上摘桃子吃。菩提祖師深知孫悟空的喜好,這才摘下爛桃山的桃子然後化身為牧童,繼而有了千里送桃之舉。
當然,牧童送桃這個劇情只存在於86版的《西遊記》里,但若將牧童和菩提祖師聯繫起來,確實有一種前呼後應,讓人拍案叫絕的意境。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