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有一條「幼兒園創可貼實驗」的視頻衝上了熱搜,這背後撕開了當下社會最荒誕的真相。
一名幼兒園的老師趁孩子們午睡的時候,在他們身上貼了一枚創可貼。
有的貼在額頭上,有的貼在臉上或者胳膊上等不同的位置。
等他們醒了,老師假裝不知情,詢問他們怎麼受傷了。
第一個小女孩思考了兩秒鐘,說「是蚊子叮的」。
老師問她是什麼時候叮的,她說「畫畫的時候」。
老師說那待會擦個藥膏好不好, 她甜甜的回答「好」。
第二個小女孩也跑過來說:「老師我也受傷了」。
老師詢問她是怎麼受傷的,她說「玩滑梯的時候磕到了」。
老師問她痛不痛,她說「痛」,但是老師一說待會帶她去看醫生,她立馬改口說「不要」。
下面的孩子有的說自己是「被人家咬到了」,有的說自己是「被同學碰到了頭」。
最可怕的是一個孩子說自己是被同學「拉著走然後摔跤了」。
老師問她是誰拉的,她隨手指了一位同學,就是他。
那個孩子一臉懵,說「剛才我還在睡覺呢」。
但是旁邊的兩位同學像是見證者一樣,說「就是他,我看見了,你拉著他摔跤了」。
任憑被污衊的孩子怎麼辯解,但這幾個孩子就認定是他做的。
看著他們一張張天真可愛的臉,卻一本正經的說謊,真的令人毛骨悚然。
打開評論區一看:
「千萬不要低估小孩子信口開河的能力,有一次兒子腿上有淤青,我問他怎麼弄的,他說是老師打的,奶奶說是在花壇上碰的。」
「是的,小朋友真的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而且家長也會相信。」
「最後那個作偽證的才是最嚇人的」
「聽說幼兒園的監控是保護老師的」
小孩子不會說謊,可是會胡說八道啊。
02
這讓我想起來那個說自己被性侵的小女孩。
當時女孩的媽媽在網上發布視頻:
「我3歲的女兒,被一個蛋糕店老闆猥褻了,可是警方卻不給立案。」
視頻一發出,立馬登上熱搜,很多人一邊痛罵蛋糕店老闆,一邊為這位可憐的母親捐款。
她說,那天她給女兒洗澡時,發現女兒下體紅腫異常,覺得不對勁,詢問是不是有人碰過自己的隱私部位。
女孩含含糊糊的說了「是」。
這讓她瞬間頭皮發麻。
她在街上開了一家店鋪,做點小生意 ,平時自己忙的時候,女兒經常跟其它店裡的小朋友一起玩。
想到可能是熟人作案,他就帶著女兒到樓下挨個指認,當走到旁邊的蛋糕店時,女兒停下了。
指著店鋪裡面說「就是這裡」。
一個3歲的小女孩,很多話都說不連貫。
但是這位母親堅定的認為女兒被這家店的老闆猥褻了。
後來鑒定結果出來女孩患上了急性陰道炎,並沒有發生她口中所說的事情。
事發的當天,蛋糕店老闆根本就不在無錫。
這件事情被鬧得沸沸揚揚,蛋糕店老闆的店鋪被迫關閉,自己被很多網友圍攻。
儘管警方已經明確發布通報,他沒有犯罪嫌疑,在鐵的事實面前,女孩的媽媽還是只相信3歲女兒的兩句話。
她是處於什麼樣的心理,不斷地發視頻,建立粉絲群,污衊別人,我不得而知,恐怕,也只有她自己最清楚吧。
03
豆瓣上有一部電影,評分高達9.1分,丹麥的《狩獵》。
故事的主人公盧卡斯是一位幼兒園的老師,心地善良的他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其中有一個小女孩克拉拉對他尤為親近。
克拉拉是他好兄弟的女兒,有一天,盧卡斯碰到了因為爸媽吵架而坐在房子外面的克拉拉,便順路帶她去幼兒園。
一次次的相處,克拉拉漸漸的對他產生了好感,她在盧卡斯和男孩子們打鬧的時候,衝過去親吻了他的嘴唇。
面對女孩懵懂的示愛,盧卡斯果斷拒絕了,這讓克拉拉心生恨意,決定實施「報復」。
她策划了一場「性侵」,向園長講出事情的經過。
這讓園長及其震驚,在當地,性騷擾小孩是極其嚴重的指控。
面對大人一次次的詢問,克拉拉內心很猶豫,但沒有否認「性侵事實」。
原本園長懷疑是克拉拉胡思亂想,但是相信小孩子不會說謊,她肯定是受到了猥褻。
盧卡斯頓時成為全鎮人唾棄的對象,所有的人都不相信他。
他們說:「孩子都描述出了你家地下室、牆紙還有沙發的顏色。」
可是盧卡斯家根本沒有地下室。
最後,法院確認盧卡斯是無罪的,是被冤枉的。
雖然他重新獲得了清白,但很多人在心裡還是認定,盧卡斯就是一個猥褻兒童的變態。
所謂的童言無忌,毀了盧卡斯原本平靜的一生。
或許童言不應無忌,因為無知的童言往往是有殺傷力的武器,殺人不見血。
04
有研究表明:
在 2 歲的時候,大概 25% 被觀察的兒童會進行至少一次撒謊。
隨著年紀的增加,撒謊出現的幾率會越來越高。到了 4 歲左右,大概 94% 被觀察的兒童會進行至少一次撒謊。
2~3 歲的孩子,還無法區分什麼是真實發生的,什麼是想像,可能經常會滿嘴跑火車。
3~4 歲的孩子,已經能意識到別人的想法可能和自己的不同,但由於認知的局限,尤其是情緒早於邏輯思維的發展,他們通常會在情緒的驅使下作出反應。
比如孩子吃了糖果,但是媽媽告訴他不能吃,他知道不能吃但是吃了,因為害怕被批評,就會選擇說沒吃。
有時候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家長總是會無條件的相信孩子說的一切,但對於他們說的話,一定要根據事實,辯證的看待。
荀子的「性惡論」至今都獨樹一幟,有的孩子惡魔起來,比大人更可怕。
作為家長,一定要學會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有了同理心之後,他們就會慢慢考慮別人的感受,
就會去判斷自己說出的話會不會傷害別人,如果換成是自己,那自己會不會難受?
畢竟善良是做人的根本。
共勉。
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討論。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