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穿紙尿褲,寶寶不會建立排泄意識,2-3歲,是如廁訓練關鍵期

2022年12月21日22:25:02 育兒 1498

文丨福林媽咪

三歲後,孩子就要上幼兒園了,但是很多寶寶還沒有學會自主上廁所,每天上學,媽媽都需要給他多帶一條褲子,有時候甚至一條都不夠,老師還要打電話讓過去送。

旭旭媽就開始教孩子怎樣上廁所,她之前一直給孩子穿尿不濕到快三歲,現在脫掉了紙尿褲,但是孩子每次都不願意坐上兒童坐便器

每次想便便時,旭旭都皺眉,咧嘴,要媽媽抱。

一直穿紙尿褲,寶寶不會建立排泄意識,2-3歲,是如廁訓練關鍵期 - 天天要聞

媽媽問:「要便便?」

小明搖搖頭說:「不」。

這種情況一天會重複好幾次, 直至媽媽給他穿上紙尿褲,才能解出便便。

這樣的情況,讓旭旭媽感覺得到有點複雜。

孩子之前長期使用紙尿布(褲),現在出現了排便困難的癥狀。

旭旭奶奶就說:現在都說讓孩子穿紙尿褲,還不讓把尿,看看現在孩子連排便都不會了。

其實,我們身邊一直都有反對紙尿褲的聲音,以前用尿布帶娃,孩子就不會有如廁訓練的問題,也不需要所謂的如廁訓練褲,這訓練褲,可不就是以前的尿布么,這不是折騰孩子么?

說得好像有道理,看到這,媽媽們可能也困惑:「排便時為什麼會依賴紙尿褲?孩子到底該不該使用紙尿褲?」

隨著社會的發展,紙尿褲越來越柔軟舒服、合身、方便,深受育兒父母的喜愛而逐漸取代了傳統的布尿片。

嬰兒(1歲以下)的大腦發育尚未完善,不能控制大小便。紙尿褲可以吸收尿液,在寶寶還不能控制大小便的時候,可以隨時吸收,讓寶寶自由自在的排便,不用擔心尿布塌濕寶寶小屁屁,是比傳統的尿布要好的。

而且紙尿布(褲)的使用,大大減少了父母照料嬰兒拉撒的時間。特別是夜晚,父母和孩子可以睡一個安穩睡。

一直穿紙尿褲,寶寶不會建立排泄意識,2-3歲,是如廁訓練關鍵期 - 天天要聞

另外,心理學家武志紅曾經說過,孩子被人控制的意識,是從嬰兒時期的排泄行為開始的,寶寶被大人把屎把尿,對他的潛意識有深遠的影響。

本能的、隨意地排泄,嬰兒不會形成記憶,所以這個時期,紙尿褲的使用對父母和嬰兒都是有益的。

但2-3歲的嬰幼兒,紙尿褲的使用弊大於益。

嬰幼兒(1-3歲)期,孩子與排泄有關的大腦區域——大腦皮層、脊髓反射區的功能和生理器官——膀胱、直腸已逐漸發育成熟,對排泄有了一定的意識和控制能力。

這時孩子對環境的意識還不強烈,易於適應新環境,是訓練孩子蹲便或坐便的最佳時期。

所以一般來說,一歲半以後,就可以給孩子脫掉紙尿褲,逐漸訓練自主如廁了。當天,父母要根據寶寶的發育程度,逐漸減少紙尿布使用的頻率,有意識地改變嬰幼兒的排泄環境,慢慢訓練孩子蹲便或坐便。

大多數2歲左右的孩子可在家長的幫助下,順利過度到入廁蹲便或坐便,3歲左右可獨立完成入廁便便。

一直穿紙尿褲,寶寶不會建立排泄意識,2-3歲,是如廁訓練關鍵期 - 天天要聞

但是一些父母,仍然繼續長期給嬰幼兒使用紙尿布——特別是夜晚。

隨著大腦前額葉功能的發育,孩子的意識增強,對穿著紙尿布(褲)排便形成了記憶,加之對排泄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從而對紙尿布(褲)形成依賴——沒有紙尿褲就憋著不排。

時間久了,排便成了父母和孩子都頭痛的事。

如何幫助孩子糾正排泄習慣?

這是媽媽和孩子都需要面對的挑戰。

「習慣成自然」,改變會有點難,需要父母與孩子相互配合,做好以下幾點:

父母的心態要平和,不要緊張

人的情緒在語言(口頭語,肢體語言)、表情、行為上都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來。放鬆心情以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才願意與父母配合。

孩子有便欲時,肚子可能會有點痛,這時父母可以形象地告訴孩子:「便便太淘氣了,在用力往外鑽,寶寶勇敢點,讓它出來,出來就不痛了。」

慢慢改變一些孩子因怕痛,有意控制便便的習慣。

告訴孩子肛門在哪,便便多了,就會從肛門排出來。

讓孩子了解身體的功能,克服好奇或害怕的心理。

膳食中適量增加綠葉蔬菜和潤腸的水果:如香蕉,防止大便乾燥。

有意識地訓練

先給孩子準備一個小蹲便器或痰盂,吃完飯15-25分鐘後,是腸蠕動時間,這時可能會想排便,父母可讓孩子入廁,在蹲便器上蹲一會。如果孩子不願意,可耐心陪著。出門在外或父母沒空時,可以讓孩子隨便在屋裡蹲一會。堅持一天2-3次。

一直穿紙尿褲,寶寶不會建立排泄意識,2-3歲,是如廁訓練關鍵期 - 天天要聞

一個新習慣的形成是需要時間的,父母切記煩躁,強求孩子快速滿足自己的期望。可溫柔地對孩子說:「寶寶,我們來玩一個遊戲,比賽誰蹲的時間長」,父母可根據孩子的耐受力,提前結束遊戲,或讓孩子獲勝,孩子就會對蹲感興趣。

允許孩子失敗

孩子在內心深處是願意與父母配合的,在訓練中可能會拉不出便便或控制不住、褲子脫得不及時,便便弄髒了屁屁或衣物等都是很正常的。

嬰幼兒2歲左右,能認出鏡中的自己時,就有了自我意識,3歲左右就知道害羞了。遇到這些囧事,心裡會難過、膽怯,這時父母切記不要打罵嫌棄孩子,要溫柔地對孩子說:「不要緊,這次蹲的時間比上次久,有進步。」或者說:「洗乾淨就好了。」

物質獎勵

只要孩子練習蹲了就可物質獎勵,獎品可以是孩子喜歡的糖果、小玩具、漫畫書等,貴在堅持。如果孩子能順利完成蹲便或坐便,獎品可豐富一些。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父母耐心的行為指導和陪伴下,孩子最終會習得入廁蹲便或坐便。媽媽無後顧之憂,孩子開開心心上幼兒園。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