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目前年齡在 18 至 34 歲之間)現在的人數為 7540 萬——比包括嬰兒潮一代在內的任何一代都多。而現在,這些千禧一代正在培養他們的孩子。那麼,千禧一代父母撫養孩子的方式與前幾代人有什麼不同嗎?
1. 千禧一代的父母更忙——但他們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
根據格森的說法,當今對育兒的最大誤解之一是,父母不像幾十年前那樣忠誠。「研究表明情況並非如此,」格森說。儘管現在許多家庭都有兩個在職的父母,「但事實是,今天的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比 1950 年代的父母還要多。」
不僅僅是媽媽們更多地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根據波士頓學院工作與家庭中心的研究,父親的角色也在發生變化。總體而言,千禧一代的父親比前幾代的父親更熱衷於養育子女。事實上,許多千禧一代家庭,尤其是那些有兩個在職父母的家庭,都採用「共同養育」的方式,在這種方式中,與孩子有關的所有事情的責任或多或少地由父母雙方平均分擔。
這意味著在工作和照顧之間找到平衡的鬥爭也由父母雙方分擔。波士頓學院的研究發現,85% 的千禧一代父親表示他們希望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
2. 千禧一代的父母重視積極的養育而不是專制的紀律。
「大約在 20世紀中葉,人們認為嚴格的紀律和體力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限制行為的好方法的觀念發生了巨大轉變,」格森說。今天的父母更有可能強化積極的行為而不是懲罰消極的行為。
但這是一件好事嗎?「我們正在爭論我們是否在另一個方向上走得太遠,」格森說。「當孩子們沒有取得偉大的成就時,我們是否經常獎勵他們?」 根據格爾森的說法,陪審團還沒有出來。
3. 千禧一代父母重視團聚(儘管並非總是在用餐時間)。
許多家庭仍然將用餐視為大家聚在一起的時間,但傳統的 6:00 家庭晚餐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通常父母雙方都在工作,幾乎無法控制他們的日程安排。「工薪工人可能會在上班前幾個小時收到他們的日程安排,而專業人士可能會在早上發現他們預計會遲到——所有這些不確定性使得安排共享晚餐變得困難。」
然而,今天的父母仍然重視與家人共度美好時光——他們只是找到了一個不同的時間來這樣做。「對於許多家庭來說,周末已經成為聚在一起的時間,」格森說。
4. 千禧一代父母(超級)安全。
「今天,大多數家庭,無論他們的收入或教育水平如何,都希望儘可能地保護孩子的安全,」格森說。「例如,沒有人抱怨將孩子扣在汽車座椅上。對於今天的家庭來說,這正是良好的育兒所需要的。」
千禧一代的父母如何獲得大部分安全信息?當然是互聯網!被稱為「數字原住民」的千禧一代父母是第一代隨時掌握安全提示的人。正如 2017 年《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所暗示的,這對他們有用,也可能對他們不利。他們可能有很多數字建議和應用程序可以求助,但這可能會讓人不知所措——這會讓父母質疑他們是否做對了。
無論如何,他們非常關心做對了,因此擁抱以前可選的育兒裝備,如自行車頭盔、嬰兒車安全帶和寬邊太陽帽,以保護孩子的皮膚。
5. 許多千禧一代的父母傾向於安排一切——甚至是空閑時間。
孩子們的生活比上一代人更有規律,這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這直接反映了父母工作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工作周已經擴大……這已經滲透到孩子們的生活中,」格森說。「空閑時間越來越成為你現在必須開拓的東西。對於許多中產階級家庭來說,它涉及安排活動,例如「玩耍日期」。」
6. 千禧一代的父母明白,這些早年是至關重要的——而且轉瞬即逝。
「今天的父母繼續為他們的孩子做出犧牲,儘管人們相信父母的犧牲正在減少,」格森說。「即使在新的經濟不確定性中,大多數父母仍在盡最大努力為孩子提供成長所需的一切,並在日益不可預測的世界中找到穩定的未來。」
談到為他們的未來存錢,這一項的統計數據有些驚人:據《福布斯》雜誌報道,66% 的千禧一代為孩子的大學時光存錢,而只有 47% 的 X 一代和 35% 的嬰兒潮一代做了同樣的事情。
這是一個巨大的代際差異,但事實仍然是,歸根結底,千禧一代的父母在想要愛他們的孩子並為他們做正確的事情方面與前幾代人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他們的父母可能不會這樣做他們。對於每個父母來說,這可能聽起來也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