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讀英文繪本,要不要翻譯?專家:學語言要進行可理解性輸入

2022年09月30日18:55:09 育兒 1857

文|凝媽悟語

經常有家長問我,給孩子讀英文繪本的時候,不知道該不該翻譯。如果翻譯了,就怕孩子形成中文思維,學不到純正的英文。如果不翻譯,孩子好像看不懂。

給孩子讀英文繪本,要不要翻譯?專家:學語言要進行可理解性輸入 - 天天要聞

我剛開始給孩子進行英文啟蒙的時候,也糾結過這個問題,每天小心翼翼的,不知所措。有時候,孩子聽得津津有味,有時候,孩子就很排斥,學英語的狀態極其不穩定。我曾一度認為孩子不喜歡學英文,有些焦慮。

後來,我看到語言教育家克拉申的理論,慢慢釋懷,用很輕鬆的狀態對待翻譯這件事,孩子學英文的興趣就非常濃厚了。

克拉申提出了語言輸入假說,他認為:

語言習得的關鍵是足量的可理解輸入,不可理解的輸入對於習得者毫無意義。輸入的語言材料越有趣、越關聯,學習者就越容易在不知不覺中習得語言。

給孩子讀英文繪本,要不要翻譯?專家:學語言要進行可理解性輸入 - 天天要聞

孩子周圍沒有英文環境,以前幾乎沒有英文輸入,忽然給孩子讀很多英文,孩子聽了肯定完全沒有感覺,就像北方人聽不懂粵語一樣。

所以,讓孩子明白讀的英文是什麼,孩子積少成多,才能慢慢知道英文表達的意思,逐步能夠應用。

當然,逐字逐句地翻譯,會讓孩子進入啞巴英語的老路,最好的方式是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進行解釋,讓孩子感到有趣,不知不覺理解學到英文。

我在和二寶讀一套《彩虹糖幼兒英語啟蒙繪本》,發現用下面三個方法解釋,孩子特別容易接受,分享給大家。

給孩子讀英文繪本,要不要翻譯?專家:學語言要進行可理解性輸入 - 天天要聞

給孩子講完整的故事

對一本書還不是很熟悉的時候,我們先從整體上了解它。不妨把它當作中文繪本,從頭到尾解釋一遍。

可以先看看後面的翻譯,再用自己的話描述每一頁的內容。不要原封不動地照搬,就像講故事一樣,放輕鬆,這樣更生動,孩子更喜歡。

也可以看著圖片,和孩子一起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孩子對圖片敏感,看到的內容比文字描述內容更多。既鍛煉孩子組織語言的能力,又能加深對繪本的理解。

二寶就很喜歡講這些故事,形成習慣後,如果只是讀完,他認為不完整,非要再自己講一遍,才算讀完一本書。

給孩子讀英文繪本,要不要翻譯?專家:學語言要進行可理解性輸入 - 天天要聞

用行動讓孩子去體會

對於很多名詞,很容易進行中英文對應,孩子輕鬆理解。但是對於動詞等辭彙,只是進行口頭解釋。孩子就會感覺理解困難。

可以直接行動起來,讓孩子理解某個單詞或者一個句子。

比如,here's a hug for you,讓孩子過來擁抱媽媽,並解釋這個動作就是這句英文要表達的意思。

給孩子讀英文繪本,要不要翻譯?專家:學語言要進行可理解性輸入 - 天天要聞

再比如,Tom looks behind the door,讓孩子站在門邊,看看門後。

給孩子讀英文繪本,要不要翻譯?專家:學語言要進行可理解性輸入 - 天天要聞

還可以和孩子進行角色扮演,演繹繪本中的故事情節。

比如,我們問孩子「Would you like some juice」,讓孩子回答「Yes,please!」多重複同一個句子、同類型的句子,孩子就能知道聽到之類句子怎麼應對。

給孩子讀英文繪本,要不要翻譯?專家:學語言要進行可理解性輸入 - 天天要聞

用圖片和孩子互動

讓孩子形成英文思維,看到一個事物,不用在大腦中轉換,直接可以說出英文,那就讓孩子把圖片和英文對應起來。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我們讀英文的時候,指一指圖片,讓孩子去理解。隨著孩子辭彙量的增加,讓孩子參與互動,玩出多種花樣,孩子的成就感越來越強,學英語的興趣就越來越高漲。

比如,《My Pet》,我們讀英文,「Can you see my pet?」讓孩子在圖片中找到隱藏的動寵物,孩子會敏銳地找出來,並脫口而出中文名字,我們馬上說出第二句英文「Yes,It is a dog」。反覆多次之後,孩子受我們的影響,在我們的鼓勵下,也有能力說出英文。

給孩子讀英文繪本,要不要翻譯?專家:學語言要進行可理解性輸入 - 天天要聞

再比如,《Can you find my robot?》,我們讀「My robot has two arms」,我們指著機器人的胳膊,如果孩子已經知道了數字的表示方法,會說「four arms」,所以,這不是他的機器人。如果孩子不知道數字,我們就告訴他這是「four arms」。

給孩子讀英文繪本,要不要翻譯?專家:學語言要進行可理解性輸入 - 天天要聞

想輕鬆達到這樣的效果,需要選擇一套圖文對應性強的繪本,比如《彩虹糖幼兒英語啟蒙繪本》。

分為基礎級和提高級兩個級別,每個級別40本繪本,一共80本繪本。每一本都很有特色,可以隨心所欲地和孩子進行各種遊戲。

給孩子讀英文繪本,要不要翻譯?專家:學語言要進行可理解性輸入 - 天天要聞

圖片和英文對應得非常好,隨便找一句英文,都能用圖片解釋。圖片比文字內容更豐富,如果有能力的話,可以給孩子補充更多英文辭彙,讓孩子學到更多。

如果看不懂英文不用怕,後面有參考譯文。不認識單詞也不用怕,對於關鍵辭彙都有解釋。所以,可以放心地給孩子講完整的故事。

給孩子讀英文繪本,要不要翻譯?專家:學語言要進行可理解性輸入 - 天天要聞

如果不知道英文怎麼讀,也不用擔心,可以掃碼獲取音頻。音頻可以在手機上播放,也可以下載到電腦,再倒入小音箱中反覆聽,也非常方便。

給孩子讀英文繪本,要不要翻譯?專家:學語言要進行可理解性輸入 - 天天要聞

內容非常豐富,不僅是讓孩子學英文,還能順帶進行認知啟蒙、通識教育、情商培養、習慣養成、幼小銜接,一舉多得。

設計非常巧妙:每本書都有關聯繪本,當孩子對一本書感興趣的時候,能夠很輕鬆地擴大興趣範圍。每本書都有學習目標、關鍵句型,指導我們怎麼帶孩子更好地學習英文。

給孩子讀英文繪本,要不要翻譯?專家:學語言要進行可理解性輸入 - 天天要聞

這套書,我和二寶已經看了兩個月,每天讀5本書,他的辭彙量已經呈現爆髮式增長,對英語充滿極高的學習熱情。

給孩子讀英文繪本,要不要翻譯?專家:學語言要進行可理解性輸入 - 天天要聞

如果你的孩子恰好在2-6歲之間,選擇這套《彩虹糖幼兒英語啟蒙繪本》進行英語啟蒙,非常超值,畢竟,市面上的進口分級讀物都會超過1000塊錢,這套還不到80塊錢。

喜歡的爸爸媽媽們,點擊下面的鏈接即可下單。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乾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 天天要聞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親愛的寶子們!清明時節雨紛紛,掃墓祭祖寄哀思。作為傳承千年的重要節氣,清明節不僅是緬懷先人的日子,更是凝聚家族情感、傳遞文化精神的紐帶。民間俗語「清明不兩墳,一墳不兩紙」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對家族倫理、祭祀禮儀與生態保護的深刻思考。本文將深入解讀這一傳統智慧,